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6037401
银川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小动物由于__________,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
(3)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某些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而受到了较严重的污染,这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居民身体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问题,某研究小组选择了本地挺水植物香蒲、浮水植物菱、沉水植物金鱼藻这3种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分别在实验的第0、7、14、21、28天测定各组水样中的相关物质含量,并计算去除率,发现随实验时间延长,各物质的去除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根据第28天各组各种物质的去除率制成表格:
氨氮-N亚硝酸盐磷酸盐铜离子铬离子
1香蒲65.681.671.378.116.2
278.098.072.843.836.8
3金鱼藻74.189.875.584.441.2
4香蒲+菱77.798.090.590.655.9
5香蒲+金鱼藻76.493.991.090.626.5
6菱+金鱼藻80.398.099.287.570.6
7香蒲+菱+金鱼藻85.298.092.690.679.4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1―3组的实验结果,对含N污染物清除效果最好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然而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除效果最差。
(2)若要使净水效果达到最佳,则应选第________组的植物组合。这种组合也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也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增加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
(3)为保持河流水质的良好,除积极清除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避免过度干扰造成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
2021-05-17更新 | 18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有研究表明,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 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诸多物种濒临灭绝,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白曁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实施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迫在眉睫。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生物多样性,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

(1)长江中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生物群落和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形成了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以及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分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3)根据图2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率是___________   
2023-02-10更新 | 37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学家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
(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__________关系,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一段时间。
②取—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
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法调查初级消费者田鼠种群密度,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7-04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