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8 题号:6800173
下图1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等功能。
(2)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贝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2所示:B表示___________,贝类养殖业中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___________的比值(用字母和文字表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1989年亚洲象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西双版纳森林覆盖面积由1958年的360万亩增长到现在的62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98%。境内亚洲象数量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140多头,增加到如今的300多头。今年4月份起,一群野生亚洲象走红网络,这群大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发一路北上,穿过雨林,走过乡镇,闯进村庄,目前已经跨越了500多公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区分热带雨林和温带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2)亚洲象仅雄性有可用于制作工艺品的象牙,历史上曾被大量捕杀,导致亚洲象种群的失调,进而导致数量下降,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后,西双版纳境内亚洲象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3)雌象能借由次声波向周围乃至远处的雄象发出交配邀请,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亚洲象喜食野芭蕉、粽叶芦、马唐草等阳生草本,藤本植物.对于大象出走的原因,有生态学家推测:随着西双版纳境内森林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象的环境容纳量实为下降趋势。请问科学家做出该推测的生态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021-07-09更新 | 30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家针对某湖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要调查2km2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______法。用该法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5条鲫鱼,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40条鲫鱼,其中标记的鲫鱼有5条,则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若经过捕获后的鲫鱼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_。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_____________。在鱼类捕捞中,既要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又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后种群数量维持在______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通过引入沉水植物、鱼类等对某水体富营养化的人工景观湖的构建进行干预,一年内逐渐发生由以藻类为主“藻型”湖泊向以水草为主“草型”湖泊的转变。下表是构建前后藻类种数变化,下图是水体总氮、总磷含量的变化。
   

名称

构建前后藻类种数变化

蓝藻

绿藻

硅藻

甲藻

裸藻

隐藻

金藻

构建前

10

24

9

1

2

1

0

构建后

4

4

4

1

2

1

1

①由表中数据推测:构建前的“藻型”湖泊中优势藻类最可能为____________。构建过程中人工引入沉水植物后湖泊藻类的物种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结合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构建后“草型”湖泊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喜湿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②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该湖泊干涸,若干年后,在该处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演替。
(3)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又称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如图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e五个点中,前8年种群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点。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__个。
   
2024-01-03更新 | 167次组卷
【推荐3】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因为城市污水的排放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两个部分。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流入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
(2)图中显示:5、7月份0.2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0.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
(3)好氧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和控制污水流入湖泊的速率。这样既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还有利于提高水中溶解氧。
2023-10-22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