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组成细胞的分子 > 核酸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旧)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49 题号:7044446
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生物。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图所示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这是因为在其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A细胞中位于拟核区域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由结构判断,C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正确的步骤是__________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载玻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
(5)如果以A细胞为实验材料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中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进行染色
B.在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染成绿色的DNA分子和染成红色的RNA分子
C.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D.实验结果表明RNA分布于细胞质中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回答以下有关实验的问题。
Ⅰ.根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水解时加入8%盐酸的目的是:盐酸能_______________,加速染色体进入细胞,同时使___________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在鉴定蛋白质、糖类的实验所使用的试剂中,与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用法相似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材料也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来做,但要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___(填“外”或“内”)表皮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
Ⅱ.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他们鉴别出来。(注:淀粉酶是蛋白质,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用一种试剂将上述四种溶液区分为2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________溶液。
(5)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6)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显色组的两种溶液各取少许,置于不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5滴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摇,静置半小时。向静置后的反应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即为________________溶液。
2018-06-16更新 | 163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2015年9月28日是第九个世界狂犬病日。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RNA病毒)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此病的恒温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就目前而言,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要研制狂犬疫苗,必须知道狂犬病毒的分子组成,现欲设计实验探究其物质组成,请完成以下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RNA遇吡罗红染液呈红色。
还需要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的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色剂;
③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吡罗红染色剂;
④向C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
2017-11-22更新 | 81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科研小组重复教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存在两大困难:实验效果不理想,难以出现预期颜色;实验操作步骤繁琐复杂。于是他们多次对该实验做了探索与研究,做出了相关改进(改进实验结果稳定,效果良好)
Ⅰ.实验方案:(1)材料用具:人口腔上皮细胞、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生理盐水、显微镜。
(2)染色液的配制:略(与教材相同)
(3)实验步骤:
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的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上述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液中涂抹几下;
③点燃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④用微量可调移液器吸取              染液,滴加在口腔上皮细胞上,染色3-5分钟;
⑤小心盖上盖玻片,蒸馏水脱色1-2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和染液;     
⑥将制作完成的载玻片放置到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                     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换用高倍镜后,调节             ,直至清楚的观察到细胞核与细胞
质染色情况。        
Ⅱ.补充实验过程、完善结果
(1)实验第④步的染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第⑥步中选择染色均匀色泽________(“深”,“浅”),换用高倍镜后,调节________________   
(3)在显微镜下会看到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被染成绿色,_____被染成红色,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细胞中颜色分布的不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Ⅲ.将口腔上皮细胞换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重复上述试验,实验设计如下:(表示进行此项操作,空白处代表不进行此项操作)

实验操作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在洁净载玻片上滴加1滴8%HCl

在洁净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

将一小块洋葱鳞片叶表皮置于液滴浸泡5分钟

反复用蒸馏水清洗材料3次

反复用1%NaHCO3溶液清洗材料3次

用吸水纸将载玻片上液滴吸干

滴加染液染色5分钟,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


(5)结果表明3组实验均能把细胞核染色,且染色深浅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_,这一结果表明8%HCl能够增加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但细胞中残留的HCl会影响染色剂的染色效果,且后者影响更大。
综上所述,实验中是否要用HCl处理应依据所选材料而定。若使用HCl处理,一定要注意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HCl进入细胞核破坏DNA结构,并及时用1%NaHCO3溶液中和残留的HCl,从而避免细胞内残留HCl改变染色剂发挥作用的pH值。
2020-03-16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