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1 题号:7104040
果蝇的圆眼与棒眼、黄身与黑身两对相对性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均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现让一只甲果蝇(棒眼黄身♂)与一只乙果蝇(圆眼黄身♀)单对多次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圆眼黄身(180只)、圆眼黑身(140只)、棒眼黄身(180只)、棒眼黑身(140只)。请根据该杂交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杂交实验后代中黄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受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甲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
(2)在杂交实验后代的黄身果蝇中,与甲果蝇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只考虑果蝇的黄身与黑身)
(3)若想判断果蝇圆眼与棒眼的显隐关系,可采用子代中的______与甲果蝇杂交。如果后代雄果蝇____________,则圆眼为显性;如果后代雄果蝇____________,则棒眼为显性。(只考虑果蝇的圆眼与棒眼)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圆眼直翅野生型果蝇(纯合),经过诱变处理后出现了棒眼雌果蝇(甲)和卷翅雄果蝇(乙),为研究其变异的情况,某小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对象亲本F1
实验一甲×野生型圆眼雄果蝇圆眼(♀):棒眼(♀):圆眼(♂):棒眼(♂)=1:1:1:1
实验二乙×野生型直翅雌果蝇直翅(♀):卷翅(♀):直翅(♂):卷翅(♂)=1:1:1:1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果蝇均发生了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乙果蝇的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
(2)若已知控制眼形的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一不能判断控制眼形的基因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
(3)某同学提出“控制棒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方案:从F2中选择________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果蝇的________
②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4更新 | 7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昆虫(2n=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昆虫的野生型翅是无色的,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一只雌性个体(甲)和一只雄性个体(乙),昆虫甲的一条2号常染色体上插入了一个外源基因A,昆虫乙的“某条染色体”上插入了一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昆虫甲和乙的翅均为无色。昆虫甲与昆虫乙交配,所得F1雌雄个体中红色荧光翅与无色翅的比例均为1:3。外源基因的插入对该昆虫原有基因的表达均无影响,不考虑突变和致死等其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的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染色体组。
(2)昆虫乙的“某条染色体”既不是X染色体,也不是Y染色体,理由是___________
(3)昆虫甲和乙的翅都是无色的,但昆虫甲与昆虫乙交配,所得F1中1/4的个体表现为红色荧光翅,推测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为了探究昆虫乙的“某条染色体”是否是2号常染色体,可以让F1红色荧光翅雌雄个体间交配,然后统计F2的表型及其比例。若昆虫乙的“某条染色体”不是2号常染色体,则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若昆虫乙的“某条染色体”是2号常染色体,则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在做该昆虫实验时发现1只由于单基因突变从而表现突变性状的雌虫(简称突变型),让这只雌虫与1只野生型的雄虫进行交配(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请你解释这个现象,并说明突变基因的类型与亲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相关基因用R、r表)
2023-11-13更新 | 60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请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Ⅰ下图所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有____个染色体组,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____
(2)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____(填编号)过程。
(3)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的_____________,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____
(4)植株C属于单倍体是因为____________,其培育成功说明花药细胞具有____
Ⅱ牛(XY型性别决定,XX为雌性、XY为雄性)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黑毛和棕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控制牛的有角(HA)和无角(HB)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公牛体内HA对HB为显性,母牛体内HB对HA为显性。
①有角公牛和有角母牛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和杂合的无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母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1中的无角公牛和无角母牛自由交配,则F2中有角牛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M与m这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牛的黑毛和棕毛,若牛毛色对应的基因型有5种,则该对基因位于________(填“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若多对纯合黑毛母牛与纯合棕毛公牛交配,子一代均表现为黑毛,子一代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l,则由此______(填“能”或“不能“)推出该对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要检测有角黑毛公牛的基因型,可让该公牛与_______________交配,若子代中均有角且母牛均为黑毛、公牛均为棕毛,则该有角黑毛公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017-08-11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