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 主动运输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9 题号:7209308
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1)心肌细胞吸收O2、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________(填图的序号)。图b出现BC平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能否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三峡库区支流通常在春夏之交和夏季爆发大规模蓝藻及绿藻水华,课题组成员对水华优势藻中蓝藻的CO2浓缩机制(CCM)进行研究。CCM包括三个部分:无机碳跨膜转运,羧体内CO2固定,逃逸CO2部分回收。蓝藻细胞中,碳酸酐酶(CA)是一种含锌的金属酶,可以催化OH-+CO2⇌互相转化,存在着α-CA、β-CA、γ-CA类型,在不同位置,CA催化方向有所差异。水体中无机碳形式主要有CO2(或H2CO3) 、等,A~D为运载体,①~⑤为生理过程, Rubisco是催化五碳化合物(RUBP)和CO2或O2反应的酶,PGA是三碳化合物,PSⅠ和PSⅡ是光合系统,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蓝藻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在_____,过程_____(填①~⑤)需要提供能量。
(2)蓝藻中存在无机碳跨膜转运机制,从而能够在细胞质内积累高出细胞外500~1000倍无机碳,蓝藻细胞周层区域由于PH和外泌α/β-CA催化等原因,水体无机碳主要以_____(CO2/)形式进入细胞质,从而达到浓缩碳的目的。上图中和Na+通过运载体A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_____(是/否)相同。利用载体C逆浓度运输的物质为_____,H+通过D运出细胞由_____提供动力。
(3)羧体在蓝藻CCM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细胞中绝大部分Rubisco位于羧体内。羧体第一个功能就是充当微室,羧体对透性强,在羧体内存在许多β/γ-CA可以将进入羧体内催化成CO2形式,使羧体内CO2浓度升高,从而抑制过程_____(填①或⑤)进行。羧体第二个功能可以防止CO2逃逸,目前有部分学者认为羧体鞘由蛋白质组成,对气体透性低,有的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可能是羧体中Rubisco和β/γ-CA排布引起。在羧体内两者紧密排列在一起,_____排列在中间,_____排列在周围,CO2生成后立即参加①过程反应,以防CO2逃逸。
(4)逃逸CO2部分回收,科学家利用蓝藻大量吸收CO2后,很难观察到CO2泄漏现象。原因是位于细胞_____上有许多β-CA将CO2转化成,使细胞内_____(填上图中场所)处CO2浓度最低,CO2很难逃逸出细胞。
2024-02-29更新 | 51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中甲图表示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占实验开始时的比值;图乙表示水稻根细胞吸收离子与氧分压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的实验不仅要求容器相同,还要求___________、培养环境等其他条件也都是相同的。
(2)不同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吸收的离子不同,从根本上分析是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_决定的。
(3)图乙中当氧分压为0时,水稻对离子的吸收不为0,因为水稻可通过___________(生理过程)获得少量能量,若水稻长时间处于此状态下,则会发生___________现象,这与该过程产生的___________有关。
(4)试分析图甲中某些离子浓度高于开始时培养液浓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7更新 | 21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科学家发现,TMEM175是溶酶体膜上的氢离子信道,该信道和质子泵V-ATPase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溶酶体的pH平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细胞的这种调控机制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
(2)研究发现,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
(3)研究发现,敲除某种转运蛋白基因,细胞内溶酶体的pH稳态会被破坏,溶酶体处于一种“酸性过强”的状态,这主要与______(填“TMEM175”或“V-ATPase”)参与的H+转运受阻有关。为探究对溶酶体酸性环境的维持影响更大的是TMEM175还是V-ATPase,请以溶酶体为实验材料,采用加入相关抑制剂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7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