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607 题号:7496696
下列与图示内容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一的③中 A 占 23%,U 占 25%,则相应的双链 DNA 片段中 A 占 24%
B.正常情况下,图三所示过程可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是⑨⑩
C.图二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三的过程,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能引起艾滋病,它能利用催化过程的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生物体内的 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 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若 DNA—蛋白质复合物是 DNA 的载体,则只能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翻译时会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其中蛋白质参与构成核糖体
C.转录时会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其中蛋白质含有 RNA 聚合酶
D.DNA 复制会形成 DNA—蛋白质复合物,其中蛋白质可能是解旋酶
2019-08-05更新 | 5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2】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见下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前体mRNA是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circRNA等多种RNA
B.circRNA和mRNA在细胞质中通过对miRNA的竞争性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C.若降低细胞内circRNA的含量,可提高P基因的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
D.miRNA表达量升高可影响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原因是miRNA表达量升高,与P基因的mRNA结合并将其降解的概率上升
2023-10-06更新 | 4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3】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两端的一段非编码DNA重复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就会缩短一定长度,最终会导致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中“TTAGGG”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
B.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C.端粒酶以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
D.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强
2019-04-09更新 | 6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