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7525220
如图所示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的传递一定是从A到B
B.④处有特异接受 ③处物质的结构,其成分是蛋白质
C.③处的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腺体细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2022-02-25更新 | 9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
A.突触前膜释放的 GABA,可通过突触后膜 GABA 受体介导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B.突触前膜释放 GABA 的过程说明只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 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 Cl通道,能与 GABA 特异性结合
D.GABA 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 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2019-11-20更新 | 3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丙咪嗪为较常用的抗抑郁药,其药理作用为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递质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属于神经递质
B.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能使兴奋传递中的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C.抑郁可能与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过高有关
D.该药物能使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持续作用于受体
2020-11-12更新 | 3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