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9 题号:7785984
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1)若要体外获得大量的VP40基因,可采用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若该目的基因循环扩增3次,理论上需要消耗_______个引物。
(2)过程①中除选用EcoRⅠ和XhoⅠ两种限制酶外,还要用到________酶。
(3)过程②中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后维持稳定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常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过程④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通常在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对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8年7月,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 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____________,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
(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____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已知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3)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科学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写出你认为科学家选它的理由__________(写出两点)。
(4)研究发现,如果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请写出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___________
(5)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该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数量增多,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二次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免疫预防作用更强。
2023-08-24更新 | 7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回答下列问题:
(一)啤酒生产需经过制麦、糖化、发酵等主要环节。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麦过程需促使大麦种子萌发,发芽大麦合成大量______,直接促进糖化,淀粉糖化后啤酒酵母才能充分发酵的原因是______
(2)大麦发芽会消耗部分储存的有机物,影响产量,提高成本,厂家试行用______(激素)诱导处理大麦种子,解决以上问题。
(3)啤酒泡沫的稳定性是啤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发酵液中的蛋白质有助于泡沫的稳定。为获得优质啤酒酵母,把经射线处理后的酵母菌液,稀释后______在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上,选取周围透明圈小的菌落,表明其蛋白酶活性______,扩增鉴定后获取用于生产的菌株。
(4)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液的____________等,以了解发酵进程,严格控制好发酵条件。
(5)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不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的“精酿”啤酒,有人认为“精酿”啤酒不如普通啤酒卫生,请分析原因:______
(二)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抗原检测测的是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利用______原理,可用相应抗体检测抗原的存在,从而证明样本中有新冠病毒。
(7)核酸检测是检测疑似患者样本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RNA序列,最常用的方法是“实时荧光RT—PCR技术”。其过程是先将RNA经______合成cDNA,再以此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的荧光探针与模板DNA的某条链互补结合,探针完整时,报告荧光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荧光基团吸收。当子链延伸至探针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发出荧光(如图所示)。即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1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①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除了利用PCR技术外,还有人工合成和______等方法。
②在PCR反应体系中要加入相应的模板、探针、______、dNTP和TaqDNA聚合酶等,其中酶发挥的具体作用是延伸DNA链和______,延伸时,在酶催化下,原料与延伸链的______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③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1个DNA模板,经n次循环后,需要消耗荧光探针______个。
④荧光强度一般要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若检测出现假阴性,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2-10-08更新 | 40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下图为农杆菌转化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Ti质粒多存在于细菌中,它是能自我复制的________
(2)获取外源基因(目的基因)需要限制酶的参与,而目的基因在重组过程中需要________酶的参与,并依据碱基________原则进行重组。
(3)Ti质粒原存在于________中,其上的T­DNA具有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上的特点,因此携带外源基因的DNA片段必须插入到________部位。
(4)农杆菌转化法适于将目的基因导入________和裸子植物,而不易于感染大多数________
(5)若将相关的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或微生物细胞则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5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