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 > 细胞的全能性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8114790
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细胞的全能性解读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可选用材料:①根尖 ②鳞片叶外表皮 ③鳞片叶内表皮 ④管状叶
(1)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选材部位是____(填序号)。
(2)若观察有丝分裂,常用的选材部位是____(填序号),实验需要观察____区的细胞,该种细胞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3)洋葱管状叶、鳞茎、根的形成与细胞分化有关,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洋葱管状叶、鳞茎、根的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是否相同?____(填“是”或“否”)。
(4)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培养产生完整的植株,这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11更新 | 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骨髓基质细胞(M)是存于骨髓中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它可诱导生成心肌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等。运用干细胞疗法有可能实现对因脑缺血(缺氧)坏死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和重建,将成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
(1)脑缺血所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
(2)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少数保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细胞。
(3)研究发现,M的线粒体可转移到缺氧损伤脑神经细胞(N)中,实现细胞供能机制的修复。为进一步探究M的线粒体转移对N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分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处理

方法

用含有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用不含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N进行培养用不含M线粒体的培养基对 进行培养

①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测得到各组神经细胞内的ATP水平相对值如图。

由图可知,第1组神经细胞内ATP水平_______正常水平,第2组在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③综合上述研究资料和实验结果,推测M对脑缺血损伤后恢复的可能作用机制________
2023-02-02更新 | 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某适宜温度条件下,A、B 两种植物CO2 的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为 a 时,比较 A、B 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_____________植物。A 和 B 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_____植物,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该植物,其原理利用的是植物细胞的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 b 时,限制 B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如果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会 __________ (填“增加”或“不变”或“减少”) ,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 c 时,A 植物照光 X 小时,然后黑暗 12 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 X= _____________小时。
2020-03-12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