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82 题号:8766398
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在随机抽取的100个个体中,测得AA、Aa、aa个体分别是10、60、30个。则理论上其子代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依次是
A.16%、48%、36%B.10%、60%、30%
C.25%、50%、25%D.10%、30%、6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
A.甲、乙B.甲C.乙D.丙
2019-01-30更新 | 9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B.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2016-11-26更新 | 5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推荐3】澳大利亚地下动物中,绝大多数种类有“盲”这一特征,如盲鳗。下列有关盲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洞穴的特征决定洞穴盲鳗眼的进化方向
B.洞穴与盲鳗的相互影响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洞穴盲鳗眼的进化过程一定存在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洞穴盲鳗“盲”的特征是因长期不需要用眼而形成的
2016-11-26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