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9 题号:8852888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
(2)①②③④过程中,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过程,可在酵母菌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过程。
(3)人剧烈运动导致腿发酸是因为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而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请据图作答。

(1)a~d四个生理过程中,人体不能进行的过程除a外,还包括_________,原因是缺乏_______。硝化细菌将CO2转化为C6H12O6时,所利用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
(2)水稻叶肉细胞内,a过程中H2O→O2的部位是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伴随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4)请填写检测酵母菌呼吸产物时所用试剂和颜色反应比较表:
被检测的物质试剂现象(颜色)
CO2澄清的石灰水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________
酒精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17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而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与神经细胞一样,胰岛B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呈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

(1)胰岛素B细胞膜内外K+和Ca2+存在浓度差,其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2)据图可知,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对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首先使细胞内的______过程加强,同时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开闭状态,此时胰岛B细胞的膜两侧电荷分布为______
(3)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此过程中需要细胞膜上K+通道和Ca2+通道的协调
B.此过程中ATP还有作为信息分子的作用
C.Ca2+促进囊泡的形成、运输和分泌
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不需要消耗ATP
(4)结合图示信息,写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降低血糖浓度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
(5)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偏高外,还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现象,请分析出现多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体中与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是______
A.抗利尿激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维生素

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见图)。

(7)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8)据图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9)结合图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
A.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10)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
②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___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 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在这过程中,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请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将“组别”栏补充完整,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4周后(mmol/L)

10

3.85

3.94

10

18.62

10.12

10

19.46

19.00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5更新 | 370次组卷
【推荐3】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调节。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推测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同时发现其线粒体中有解耦联蛋白1(UCP1),UCP1能阻断ATP的大量合成,则UCP1分布在线粒体的_________(填“基质”、“外膜”、“内膜”)。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_(填“促进”、“抑制”)该过程,从而导致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3)在上述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_________
(4)让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一定时间后检测血糖水平,推测血糖偏高的受试者是在_________(填“光照”、“黑暗”)条件下口服的葡萄糖,从而说明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_________等代谢疾病的患病风险。
2023-12-26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