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9 题号:9654771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污染源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的工程。下列有关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材料只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消费者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系统的恢复有阻碍作用
C.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D.湿地生态系统依靠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能很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爆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2023-07-20更新 | 94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曾因各种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到湖里,导致水质恶化,鱼虾几乎绝迹,湖水散发着臭气,生态被严重破坏。经当地政府部门长期的治理,湖水水质大大改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治理前的筼筜湖不能自我净化,说明其自我调节能力丧失、抵抗力稳定性弱
B.在筼筜湖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以减少人类的干扰,以保护该湿地的初生演替过程
C.在恢复后的筼筜湖里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
D.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需要考虑湿地调节周围气候的直接价值
2022-05-14更新 | 9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地湖泊由于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导致每年5、6月份浮游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水华”现象,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种本地沉水植物进行了相关修复实验,测量水样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氮(mg/L)总磷(mg/L)叶绿素(mg/L)
对照水样1.730.0722
1.250.0513
1.410.03912
A.该湖泊中总磷的含量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更大
B.湖泊中生产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C.选择本地物种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
D.甲、乙植物减弱“水华”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22-12-18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