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9673935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2)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3)蓝藻和细菌也同样具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
(4)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___细胞。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1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图2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的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可以通过检测1g酶在1min内使多少克__________水解来实现。
(2)图1结果显示,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下表是图1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1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
温度(℃)
A酶活性(mmol·s-13.13.85.86.35.42.90.9
B酶活性(mmol·s-11.12.23.93.41.90

(4)在图2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______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红黄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
(6)A酶由放线菌产生,B酶由木霉菌产生,放线菌与木霉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023-05-12更新 | 18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海水稻是一种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截止2021 年底,我国海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 60 万亩地,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品种覆盖全国四大类型典型盐碱地,并且全国种植平均亩产达到了 450 公斤。海水稻能种植在盐碱地环境中,与它根系分不开。

(1)图 1 中呈现的细胞种类至少有        种。
A.2 种B.3 种C.4 种D.5 种
(2)从图 2 观察到图 3 细胞,经历的操作有_____ 。(选择正确操作并排序)
① 调低亮度 ② 调高亮度 ③ 向左移动载玻片 ④ 向右移动载玻片 ⑤ 转动物镜转换器 ⑥ 调节粗准焦螺旋 ⑦ 调节细准焦螺旋
(3)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①质膜 ②叶绿体 ③内质网 ④细胞壁 ⑤蛋白质 ⑥线粒体 ⑦DNA
A.①②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⑥⑦
(4)根瘤菌是一种可以侵染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菌,根瘤菌与图中根尖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是
A.质膜B.核糖体C.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中心体
(5)下表是海水稻、人体细胞及地壳中 O 和 N 占细胞干重的比例。已知 N 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O 是组成纤维素的主要元素之一。

元素

海水稻细胞(%)

人体细胞(%)

地壳(%)

O

44.43

14.62

48.6%

N

1.46

9.33

0.03

下列叙述成立的是
A.不同分子中主要元素的含量不同B.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C.两种细胞中海水稻的纤维素含量可能更高D.生物体内与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具有统一性
(6)一般植物都难以在盐碱地中生活,为了探究盐碱地中高盐土壤浓度对植物细胞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模拟实验:将新鲜的黑藻叶片,置于加有伊红(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红色染料)的高盐溶液中,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B 处颜色分别是
A.无色、红色B.红色、绿色
C.绿色、无色D.绿色、红色
(7)普通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中,其根部细胞也出现了类似现象,如图4。据此推测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其根尖成熟区细胞内液泡细胞液浓度与外界土壤中溶液浓度关系是________
A.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D.都可能
2023-01-13更新 | 22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吃塑料”的“大胃王”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围城”导致地表、地下水和土壤被污染,破坏大气环境,危害居民健康。进行垃圾分类有利于根据垃圾种类加以回收利用及分解处理。因此垃圾分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难以降解的工业合成塑料已经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被称为“白色污染”。聚氨基甲酸酯(PU)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建筑和汽车等,被称为第五大类塑料。全球PU年产量估计约为800万吨,并且逐年增加。这些不可降解的PU垃圾加剧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组于2017年发现了塔宾曲霉菌对PU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人员认为,真菌的生物降解是治理合成聚合物污染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塔宾曲霉菌降解PU的第一步是真菌孢子粘附到PU表面,第二步是菌丝在PU表面的生长,第三步是降解酶的分泌。最终通过酶的分解作用以及菌丝的机械力导致PU的生物降解。
为了进一步提高PU的降解速度,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酸碱度、温度条件下降解酶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

             

注:酶的相对活性指每分钟降解PU的量
塔宾曲霉菌的发现无疑是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有效出路。首先,塔宾曲霉菌的降解速度快,一个星期就可以看到明显的降解作用,两个月后其培养基上的塑料聚合物基本消失。西班牙科学家也发现了“吃塑料”的细菌,但细菌降解的效率比不上真菌。科研人员认为,今后生物降解还是要靠真菌,但可能要将多种真菌混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塔宾曲霉菌是一种真菌,与“吃塑料”的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2)塔宾曲霉菌细胞内降解酶的合成起始于细胞内的______,而后经过有关细胞器对蛋白质的进一步修饰加工,再运至细胞膜,通过______的方式将酶分泌出细胞。
(3)据以上资料分析,塔宾曲霉菌在______条件下酶的相对活性最强,说明该条件下塔宾曲霉菌降解PU的速度______
(4)尽管一些微生物可降解塑料,但这些“白色污染”仍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请写出两条减少塑料垃圾产生的措施______
2023-07-31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