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同步练习: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1-10-05 15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1. 归纳推理的定义
____________知识为前提,推出_______的结论的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填空题 | 容易(0.94)
2. 归纳推理的分类:
(1)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如果归纳推理的________遍及认识的________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完全归纳推理。
②特征: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________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________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
①含义:如果归纳推理的________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________对象,这样的推理就叫作不完全归纳推理。
②原因:
a.由于有的________太复杂,人们的精力、能力和认识的条件有限,无法对它们中的每个对象都进行考察;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也________对认识对象的每种情况都进行考察。
b.凭借________,人们不对认识对象中的全部情况逐一进行考察,只考察其中的部分情况,往往也能得出________结论。
③特征: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的。
④要求: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________、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________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2021-10-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同步练习: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填空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可靠性的条件:
(1)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________的;
(2)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________
2021-10-04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同步练习: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填空题 | 容易(0.94)
名校
4. 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可靠性的方法:
(1)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________
(2)因果联系:
①内容:是事物或现象之间________________关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____、不以________为转移的联系。
②方法:
a.求同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________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________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b.求异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________,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________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c.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现象a有某些________,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________,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2021-10-04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同步练习: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这一推理属于(       )
A.演绎推理B.联言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D.不完全归纳推理
2020-12-04更新 | 267次组卷 | 14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1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三、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老师傅想考考他的两个徒弟,于是对他们说:“给你们俩每人一簸箕花生,看每粒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看这个问题你们俩谁能先回答?”

大徒弟听完,赶紧往家里跑,连饭也顾不得吃,急忙剥起来。二徒弟却不慌不忙地端着簸箕走回家去,先对着花生端详一阵,然后把肥的、瘦的,三个仁的、两个仁的,一个仁的花生,分别拣了几粒,总共不过一把,把几种不同类型的花生剥开了皮,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有粉衣包着。

大徒弟从早晨一直剥到傍晚,才把一簸箕花生剥完,就急忙跑去向师傅报告。结果跑到一看,师弟已在师傅那里了。师傅见两个徒弟都到了,说:“二徒弟先到的,先回答问题吧!”二徒弟答道:“我剥了几粒花生,就知道所有的花生仁都有粉衣包着。”大徒弟这时才恍然大悟地说:“还是师弟比我聪明!”


大徒弟为什么说师弟比自己聪明呢?
2021-07-02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3)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同步练习

四、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人们很早就知道,种植豌豆、蚕豆、大豆等豆类植物,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还可以使土壤增加氮,而种植其他植物就没有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豆类植物的根部有称作根瘤的突起物,其他植物没有。由此,人们得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能使土壤增加氮。人们运用的是(       )
A.求同法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D.剩余法
2020-12-04更新 | 528次组卷 | 20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1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五、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8. 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的量的增加,铃声越来越小,若把空气全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



从上面的情景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并回答这一过程运用了什么方法?其有何特点?(科学精神)

六、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瑞雪兆丰年”这个结论不是(  )
A.用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
B.用科学归纳法得到的
C.用简单枚举法得到的
D.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
2021-08-25更新 | 157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1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
A.都是或然的B.都是必然的
C.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D.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
2021-10-08更新 | 180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1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七、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11.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分析宋人“身为宋国笑”的原因。
2020-12-04更新 | 271次组卷 | 7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1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逻辑与思维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4
单选题
4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逻辑与思维
1,2,3,4,5,6,7,8,9,10,11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94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20.94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30.94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40.94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二、单选题
50.65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单题
7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单题
9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单题
10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单题
三、主观题
6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材料分析题
8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材料分析题
110.94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