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重庆 高三 一模 2023-01-31 7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9月12日,第九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在河内(越南方、老挝方)与北京(中国方)同时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论坛以“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国际视角”三个议题。这些问题的探索(     
A.廓清了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认识
B.能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发展提供参考
C.引导国际社会更多的国家支持社会主义发展
D.丰富并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2.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时代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科学社会主义正在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中流砥柱”,在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
②中国发展理念、道路、模式影响力显著增强
③中国正成为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
④中国是世界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最为彻底的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山一程,水一程,共同富裕乡村“行山东济南章丘区力改“大国小农”局面,勇 探乡村振兴新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3.章丘有效整合土地、资金、劳力、房屋等农村闲散、闲置资源,实行农业特产、乡村旅游等五大合作社的股份制运作,并把可量化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经营性净资产折成等额股份量化到个人,实行按股共有。这一举措(     
①将农村集体产权规范转化为农民私有产权
②用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资源利用效率
③是符合集体经济要求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④能有效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值得一提的是,章丘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人享有一股基本股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基本股、农龄股、福利股等多种成员股股权,鼓励农民群众入股并获得收益,同时不允许个人持大股,更不允许个人控股。这种股权设置有利于(     
①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②形成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③农民收入来源的渠道多元化
④初次分配中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乡村的现代化既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也是农民生活的现代化和乡村风尚文明化。章丘坚持全域一体、片区突破,深入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与污水治理、移风易俗, 协调打造美丽乡村,获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章丘建设示范区(     
①既强调个性又抓住共性
②既立足理念又把握条件
③既认清事物又改造规律
④既注重物质又重视精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30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乘“云”而上,借“数”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6.贵州贵阳着力构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建制度、定规则、育生态,以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吸引电子信息制造、数据分析等企业聚集,成为全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对于贵阳发挥数字经济作用,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②发挥政府建制定规的经济职能
③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
④数字企业与实体企业实现市场聚集
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③—①—②—⑤B.②—①—④—⑤C.③—④—①—⑤D.②—③—⑤—①
7.贵州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地位,积极推动外贸数字化转型。一是用数字商贸平台,实现“黔货出山”;二是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数字、健康、节能等产业。贵州推动外贸数字化转型,能(     
①联动西南辐射全国,形成贵州为核心的经贸态势
②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贵州对外投资融资方式
③更好发挥贵州比较优势,积极汇入经济全球化
④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凸显贵州对外开放地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2022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合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撤马尔罕举行,与会各国签署了《撒马尔罕宣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8.《撒马尔罕宣言》称,上合组织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将从解决地区和世界性问题的共同立场出发,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上合组织宪章》宗旨原则及国际法准则, 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广泛合作。这说明,上合组织(     
①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共同发展
②与联合国一样,是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③凝聚共识,实现组织内成员国多样性统一
④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自2001年诞生于上海黄浦江畔以来,上合组织顺应时代潮流,探索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的新型国际组织发展之路,形成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上海精神”(     
①随着上合组织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②产生于成员国间的多边实践并指导实践
③是维护和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导因素
④规定着上合成员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6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峥嵘岁月,宣示新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0.习近平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新时代我们给“窑洞对”的答案就是党的自我革命。这一答案(     
①是对1945年毛泽东同志给出的答案的辩证否定
②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③能正确应对新形势下的执政考验与外部环境考验
④彰显了共产党人依法行政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习近平强调,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新时代弘扬伟大延安精神最恰当的做法是(     
①坚定方向、锤炼品格
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③革故鼎新、去其糟粕
④推陈出新、取其精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2022年8月的重庆,军民一心,不畏艰险,逆火而行,创下“最燃中国式救援”,运用预设隔离、地空配合、以火灭火等多种战法手段,以最短时间实现既定目标,树立了山火救灾的典范。“最燃中国式救援”的成功说明(     
①尊重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无穷的力量
②需要充分正确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③要改造好自然就要全面能动地掌握规律
④坚定信念能在一定情况下直接转化为现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6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22年11月,一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和样品随天舟五号奔赴“天宫”,其中变重力颗粒振动实验装置将开展不同重力条件下从静态松堆积到滑坡流变规律、三维密集颗粒物质中埋置物的运动行为等研究,能为空间不同重力场下颗粒物质操作、地面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建设等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变重力颗粒振动实验” (     
①决定“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的效果
②影响地面地质灾害等自在事物的变化
③着力于对空间科学理论的追求与发展
④结论与不同重力下客体的运动变化有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16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4.依法治理黄河,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进黄河水资源管理,促进水环境改善的重大措施。以下依法治理举措和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举措解读
①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坚持科学立法,做到黄河保护有法可依,合理规范权力与责任
②国务院以流域为管理单元,统筹省、市、县三级联动管理,增强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合力坚持依法执政,积极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③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设立了四个跨区域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法庭,集中管辖黄河上中下流域跨省环境资源案件积极推进公正司法,提高黄河治理的司法效能
④围绕黄河水旱灾害防御,黄河水利委员会强化宣传组织策划,启动应急机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全民守法,增强主人翁意识,成为保护黄河的执法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只有将我国的民主政治优势积极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有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现永续发展。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政治优势是达到治理效能的先决条件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比相互对立更重要
③解决矛盾就是由斗争性转化为同一性
④民主政治优势与治理效能是矛盾双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9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0.4)
16.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面对新冠疫情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因时因势,出台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条”,再到“新十条”,为逐步有序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创造条件。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疆、西藏、广东、重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疫情面临严峻形势,全国高风险区较多。有专家根据疫情调控力度P(0-1,1意味着静默不活动,0全部放开)与病毒传染力R(2-8,值越高传染性越强)两个指标变化,调研对某地区经济产生的影响,得到这样一个模型,如下表。

调控力
度 P(%)
经济下行幅度(%)
R=2R=4R=6R=8
00000
10-3.2-2.1-1.4-0.9
20-6.4-4.7-3.2-23
30-9.6-8.0-5.4-4.0
40-12.8-12.5-8.2-6.2
50-0.1-16.6-12.0-9.1
600-20.0-23.3-13.4
700-23.3-23.4-21.0
800-0.2-26.8-26.9
9000-0.2-0.2
1000000

(1)一般情况下,经济下行幅度=调控力度×时间。根据该表,简要说明R、P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有人根据这一模型认为,基于当前新冠病毒演化趋势,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可以采取较低调控力度方式进行。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予以评析。

稳中求进,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找准合适的平衡点,是三年来中国应对疫情大考的实践经验。党和国家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加强资源力量统筹,分类施策,“战 疫情”不误“保春耕”、“精准防”确保“不断链”,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积极为企 业减负纾困,畅通产业链,最大程度上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3)结合材料,分析“不断找准合适的平衡点”的哲学依据。
2023-01-3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祥于浙江台州天台山的和合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强调责任、奉献与合作。《论语》有“礼之用,和为贵”之语,强调治国处事、礼仪制度,要以“和”为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合文化展现出时代意义。

材料一   2022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二十大报告征求意见稿 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对各界人士通过考察调研得出很多有价值的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和吸纳。

材料二   河北迁安市大崔庄镇下金山院村探索村级议事协商新机制。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搭建“党群议事角”说事议事平台,镇政府人员、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常 常围坐在一起,大到市里镇里大家关心的重要政策、行政管理事务的制定和落实、村 里建设的产业项目,小到邻里的家长里短,人人坦诚建言、献计献策。与此类似的“红色议事厅”“民主恳谈会”“群英断是非”等协商机制在全国各地比比皆是。


(1)协商致“和合”,充分发扬协商民主才能画好新时代最大同心圆。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   人权的普遍性无论如何都会允许保障那些权利的具体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国家的政府已经使得满足其公民基本权利要求的福利计划得以落实。当然,区域性团体可能缺乏满足其成员需要的资源,(因此,)在真实的世界当中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却不能只留待地区或国家层次的政府来完成。

                                                            ——[加拿大]查尔斯•琼斯,《全球正义:捍卫世界主义》:P268,李丽丽/译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及经济冲突主宰全球政治,强调西方文明应防范儒学与伊斯兰两大文明的联合。

材料四   2022年11月14日至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6天5夜,30多场活动,从运筹多边外交,到引领双边关系;从密切大国互动,到深化互利合作; 从阐释中国之治,到回答世界之问……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发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时代强音,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发展、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以行践“和合”。结合材料四,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对材料三中两位学者的观点予以简要评析。
(3)构建新“和合”。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彰显新时代‘和合文化’时代价值”提出你的看法。
2023-01-16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2023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经济与社会
3
哲学与文化
4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5
政治与法治
6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6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题组
3-50.65集体经济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单题
6-70.65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构建新发展格局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题组
8-90.65国际组织的类型  上海合作组织题组
10-110.65依法执政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题组
120.6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意识活动的特征单题
13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联系的客观性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单题
14-150.65依法执政  科学立法的内涵  公正司法的内涵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单题
二、主观题
160.4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图表题
170.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综合探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