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江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4-08 14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用两片液桥板生动演示了液桥实验。在地面重力作用下,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无法用纯水做出一座液桥;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就可以用液体搭建一座液桥了。这表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认识规律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人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事物的具体联系不同会影响实践的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到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到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等活动,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客观事物的发展途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数量的积累是事物矛盾双方成功转化的必要条件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某市国资国企系统聚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持之以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释放了新活力、激发了新动能、改出了新成效。截至2022年6月底,该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已经完成,进入全面收官阶段。该市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发展的性质       
②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支配地位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有重要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铜猪鼻龙形器、顶尊蛇身铜人像、金面罩铜头像……三星堆的文物持续上新。这有利于(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延续民族的文化血脉
②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加深中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2023年1月7日,在进行了长达15轮投票拉锯战后,经过党内激烈争论达成利益交换,共和党众议员麦卡锡获得216张选票(全部来自共和党),得票过半,当选美国国会众议长;212名民主党众议员则全部把票投给了众议院新任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由此可见(     
①参加选举是美国政党争取自身利益的手段
②民主共和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有效工具
③美国两党代表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利益
④民主党不同于共和党,有特定的政治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2023年1月28日,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向《国民报》表示,他相信,未来不会有两个集团,而是一些强大的国家——在亚洲、非洲,还有拉丁美洲,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国家将彼此平等地合作。该观点佐证了(       
①世界发展主导权正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       
②建立多极世界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③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       
④国际关系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3更新 | 42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论坛年会聚焦如何应对粮食和能源危机,如何应对高通胀、低增长和高负债,如何应对工业不景气,如何应对社会脆弱性问题,如何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等五大议题。众多与会政界、商界、学界代表呼吁各国弥合分歧、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多重挑战。这表明(       
①经济、政治关系是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       
②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动荡的根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及其盟友挑起发动两次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多次介入或操纵中东欧、中亚以及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颜色革命”,致使国际矛盾和冲突持续不断。由此可见(       
①战争因素的增长已超过了和平因素的增长       
②“一超独霸”不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任重道远       
④“国强必霸”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3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深刻阐述了湿地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推动湿地保护发展的三点主张(如下表),郑重宣布了中国将采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
★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我们要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健全合作机制平台,扩大国际重要湿地规模。
★我们要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中国的主张和行动( )
①展现了世界情怀和视野,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②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维护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③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④积极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展示了强大的国家实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3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在阿富汗问题上,中国主动开展国际协调,为阿局势平稳过渡发挥建设性作用;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为管控形势、推动各方对话谈判付出巨大努力;在中东问题上,中国提出促进中东和平稳定五点倡议等,支持中东国家和人民团结协作解决自身安全问题。中国在地区热点问题上(       
①秉持公道正义,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②坚持对话协商,积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恪守客观公正,化解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       
④汇聚各方合力,领导各国应对全球性挑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 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为此,我国应(       
①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彻底调整当前外交政策
②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立足各国实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④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22年以来,美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上涨8.4%,创7年来最大年度涨幅。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一些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不少国家被迫跟随美国加息步伐,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金融市场相互贯通
②经济全球化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市场竞争打破了经济运行的国家和地区限制
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会相互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陕西杨凌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如今,该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吸引了18个国家的95所科教机构和企业加盟,并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15座农业科技示范园。该科技创新联盟成立的意义在于(       
①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为相关国家发展赋能
②创新中国对外贸易形式,转变外贸发展的方式
③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④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凝聚文明互动的合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下图反映的是2019~202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情况。

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全面放开外商投资准入限制,便利外商投资
②我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③外资投资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收益增加
④我国投资环境向好发展,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 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已与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金融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重要支柱。下列对“一带一路”国家金融合作认识正确的是(       
A.扩大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B.拓宽了合作领域,助力金融业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C.推动了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利于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D.降低了对外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在顺应地缘逻辑推动“10+3”东亚合作机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行,中老、中越铁路以及印尼、泰国高铁等持续修建或将完工,中国与东南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不断完善。这有利于(       
①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②降低参与经济全球化风险,维护东亚地区安全
③深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④我国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竞争优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2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1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生效一周年。作为当今世界涵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实施一年来已经陆续对15个成员中的13个成员生效。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面临严峻挑战。RCEP就如同迷雾中的一束光,随着更多对接政策的出台和企业对RCEP规则的熟练运用,RCEP的潜力还将进一步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RCEP为何能成为“迷雾中的一束光”。
2023-03-2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成为冲突之外最大的受害者。为寻求利益最大化,美国政府颁布《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包括在未来十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改善气候环境、投资清洁能源以及保障医疗健康。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引起欧洲国家强烈不满。该法案打着“削弱通胀率”的幌子,充斥着“美国至上”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私货”。针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欧盟将制定对应法律并提供资金支持,保障欧盟产业投资,防止欧洲产能转移至美国。与此同时,欧盟各国一起发声,向外界亮明“对抗美国”的决心。

材料二   作为新中国中东外交的重大创举,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于2022129日举行首次元首峰会。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拓展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绿色创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

中国作为大国,是唯一一个和阿拉伯国家没有过任何侵略、剥削、压迫的国家。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在中东事务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显著区别于任何其他大国。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却罔顾事实,渲染“中国介入中东”的言论,认为中国到阿拉伯国家举办首脑会议就是要对抗个别大国,填补其在中东的真空。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欧盟各国一起发声对抗美国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对西方媒体渲染“中国介入中东”的言论予以批驳。
2023-03-2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根基。

2022年以来,受极端天气频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影响,国际粮价持续飙升。我国国内粮食供求格局和生态环境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粮食在不断增产的同时进口数量也在攀升,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取得“十九连丰”,创下新高,但同时粮食进口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我国主要进口的是大豆、玉米、大麦、高粱等饲料粮,进口小麦和大米主要用于调剂国内需求结构。面对愈加复杂的全球粮食市场,国际粮价波动不断加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有观点认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就要增加粮食进口。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浸润与支撑。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苏辙言:“天之所生,地之所产,足以养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思想和智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从“两山银行”到“生态搬迁”,从“文旅生态产业”到构建“GEP核算体系”,各地在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方面的实践成果不断诵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乡村振兴的主旋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对发展绿色文化的启示。
(2)结合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哲学原理,说明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性。
2023-04-0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1,2,3,4,20
2
时事政治
3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4
经济与社会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单题
20.6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30.8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单题
40.8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  三星堆单题
50.85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政党与政权的关系  政党制度  利益集团单题
60.85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单题
70.65当代世界和平形势  当代世界发展形势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单题
80.85当代世界和平形势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单题
90.65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国际关系的实质  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单题
100.85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单题
110.85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单题
12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单题
130.65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单题
140.85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单题
150.65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单题
160.85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深刻认识对外开放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角度解读RCEP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材料分析题
180.65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的实质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辨析题
190.65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综合探究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材料分析题
200.6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