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上海 高三 二模 2023-04-15 2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政治与法治

一、复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为人类社会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

1.(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     
A.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
D.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1)(多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是(     )
A.坚持完善分配制度
B.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C.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推动国家机构改革
(2)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精神文明的繁荣发展,现代化就会缺乏内在灵魂,这反映了(     )
A.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和永无止境的
3.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1)(多选)《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各方在主席国中国的推动下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绘就蓝图。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地球,中国(     )
A.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B.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型
C.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大动能
D.与各国并肩同行共建地球家园
(2)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角度,分析我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必然性。
_________
4.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从前进性和曲折性角度,对上述观点作简要分析。
2023-04-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复合题 | 适中(0.65)

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新步伐

新时代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铁年均投产3500公里,西部地区铁路里程突破6万公里,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迈上新台阶,铁路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搭乘复兴号,以风为速,以轨为尺,丈量大国前行的新步伐。

5.(多选)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     
A.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B.大国不断前行的步伐
C.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
D.交通强国建设的历程
6.中国铁路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应该由_____主导。(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外资经济
7.复兴号以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世界首次;智能型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全球首个……自主创新的中国高铁,成为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可见,这十年是(     
A.热潮涌动的十年,高铁版图不断扩容
B.创新驱动的十年,高铁技术持续领跑
C.活力跃动的十年,高铁服务惠及万家
8.(多选)普及电子客票,实现刷脸进站,推出互联网订餐,完善枢纽接驳,高铁网融合互联网,高铁站串起都市圈……这些贴心服务的提供彰显了(     
A.发展为了人民得到了切实践行
B.中国高铁有助于推动南北合作
C.数字赋能高铁服务的转型升级
D.铁路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
9.国家铁路的中心任务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通过铁路运输实现大、中、小城市的互联互通,努力当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

未来五年将有更多的城镇、乡村纳入到中国高铁运营的版图里,很多内陆城市也将加入角逐一线城市的阵列,这有利于打开人、物流动的梗阻,资源实现更合理配置,惠及更多百姓。《“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铁路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随着铁路高质量发展,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1)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这属于(     )
A.简单判断
B.关系判断
C.性质判断
(2)中国铁路围绕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努力当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这说明要抓住(     )
A.矛盾的主要方面
B.事物的主要矛盾
C.事物的本质主流
(3)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从资源配置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角度,分析中国铁路建设有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_________
2023-04-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复合题 | 适中(0.65)

立法为民“典”亮中国之治新时代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的保护,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立法为民理念,更加注重立法质量。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根据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及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央有关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从民事单行法时代迈入民法典时代。

法典编纂工作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实施民法典,顺应了实践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积累了法典编纂的宝贵经验。

10.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由_____决定的。(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方式
11.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以下情形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请你吃饭
B.交通警察甲对司机乙的违章驾驶行为做出处罚
C.甲向乙问路,乙指了路,但因疏忽而指错方向
D.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住院治疗
12.(多选)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分类(     
A.反映了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
B.明确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概念的外延
C.划分过程中犯了分类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D.年龄和智力状态是划分民事行为能力标准
13.出于对助人为乐行为的鼓励,民法典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某天,李某好意让同事高某搭自己便车回家,路上因雨天路滑,与路过车辆发生碰撞,两人因此受伤。本案中,李某对高某受伤(     
A.不承担责任,因为雨天路滑属于不可抗力
B.不承担责任,因为李某出于好意同意搭车
C.应承担责任,因为李某未能做到安全驾驶
D.应承担责任,因为这属于无过错侵权责任
14.结合材料,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角度,论述编纂民法典的立法经验。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从立法的过程概括民法典立法经验;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04-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政治与法治

试卷题型(共 3题)

题型
数量
复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2
哲学与文化
3
经济与社会
4
法律与生活
5
政治与法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复合题
1-40.65当代世界发展形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5-90.65国有经济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0-140.6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综合探究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