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二十课时 把握适度原则课前预习
全国 高二 课前预习 2023-05-05 3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1. 阅读教材P82-P84《把握适度原则》,回答下列问题。
2021-12-24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选择性必修3思维导图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这要求我们(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遵循适度原则,秉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必须反对折中主义。折中主义的特征和表现有(       )。
①积极应对,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合适且正好
②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混淆是非
③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④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7更新 | 897次组卷 | 8卷引用:课时训练(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9.2把握适度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       
①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②事物的质就不再具有稳定性
③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                           ④事物就通过质变实现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       )。
①事物质与量保持统一       ②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③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④事物的量变不影响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说法。这一说法蕴含的辩证思想是(  )
①若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
②若超出事物临界点,质与量的矛盾统一体就会瓦解
③要注意把握分寸,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④应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促成事物的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三、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作生活中处理事情,关键在于拿捏好分寸,把握好火候,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则短。一个懂得在工作生活中留有余地的人,懂得做到心中有度的人,往往是一位睿智的人、一位成功的人。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一原则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逻辑与思维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1
单选题
5
主观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逻辑与思维
1,2,3,4,5,6,7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94把握适度原则
二、单选题
20.85把握适度原则单题
30.65把握适度原则单题
40.65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单题
50.65把握适度原则单题
60.65把握适度原则单题
三、主观题
70.65把握适度原则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