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9.1课后分层作业巩固提升(B卷)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4-01-28 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逻辑与思维、时事政治、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2023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一个年度的发展目标,实际上是由多个具体目标集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既追求“质”、也追求“量”的整体目标。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这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上论断体现的辩证思维道理是(     
①做好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辩证思维的整体性,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③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制定发展目标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④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统筹发展需树立全面观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而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广泛用于有赢家必有输家的竞争与对抗。“零和游戏规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类社会中有许多与"零和游戏"相类似的局面。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零和游戏”(     
①只反映了事物数量的变化,忽视了事物的发展       
②是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总结
③缺乏辩证思维,片面地看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反映事物内部要素此消彼长、优化组合的整体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8更新 | 735次组卷 | 1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表1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表述与其包含的思维规则或思维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表述思维规则或方法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选言判断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矛盾分析法
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质量互变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写道:“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水滴精神”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发展的状态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20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说明(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够促成事物的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辩证思维道理是(     )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6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全省启动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浙江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千万工程”走向全国,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重塑着中国乡村的面貌。上述材料说明,“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浙江省(     
①以统一性观念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
②将成功经验运用到新情况中,以实现由“此”到“彼”的过渡
③思考和处理问题时,科学把握“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④采取求同求异并用法,准确运用了由个别到一般的类比推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追梦、筑梦到圆梦,中国空间站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我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矗立”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也标注着中国航天的崭新高度。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10年间全国一盘棋,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科研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通力协作,攻克10余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00余项系统级关键技术,研制8型飞行器、3型运载火箭,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从无到有,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接续奋斗。从神舟飞船到天宫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组合体、“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太空居所不断扩容,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各条战线的航天人实干苦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空间站梦想架设起了向上攀登的阶梯。


运用质量互变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空间站标注航天新高度的历程。
2023-10-11更新 | 187次组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逻辑与思维、时事政治、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主观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逻辑与思维
1,2,3,4,5,6,7,8
2
时事政治
3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2023年全国两会单题
20.65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单题
30.65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单题
40.6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发展的实质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单题
50.65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单题
60.65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单题
7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单题
二、主观题
80.65认识质量互变规律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