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高频非选择题20题】
全国 高二 期中 2024-04-13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法律与生活、经济与社会

一、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许先生身份证不慎丢失,被林某捡到后办理了数张信用卡,并出现多笔逾期欠款。银行为此多次向许先生居住地和所在单位发送欠款追缴通知,许先生对遗失身份证之事并不自知,但确信自己并未办理过任何信用卡,所以对此并未理会。之后银行未经核实,又派人上门进行催缴,并向许先生同事和邻居透漏了许先生欠款失信行为。许先生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明显感受到同事和邻居们看待自己的眼神变得异样,并听到大家私下对他的信誉的负面评价,许先生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和恼火,感觉自己的人身权利被侵犯了。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许先生的哪些人身权利被侵犯,并述理由。
2023-05-31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 【基本案情】为了便于生活,济南市槐荫区某老旧小区某单元部分业主计划在本单元增设电梯一部。该单元共7层14户,经协商,同意增设电梯11户,建筑面积1122平方米,分别占本单元总户数的79%,总建筑面积的79%;102、201业主不同意且不签字,301业主不参与。

电梯加装意见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施工队进驻小区施工,可工程刚施工没多久便遭到201业主以增设电梯会遮挡采光,影响通风,存在噪音等理由进行阻挠和妨碍。数次沟通无过后,同意增设电梯的11户业主诉至法院,要求201业主停止侵权,配合加装电梯。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

【法院判决】对涉案小区加装电梯进行相应施工,符合法律规定,加装电梯程序合法,被告对加装电梯应予以配合,原告要求被告不得阻挠其电梯安装的诉请,应当予以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法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
2023-05-03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校际联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在卫国戍边官兵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同志誓死捍卫国土的英雄事迹被报道后,仇某为博取眼球,使用其微博账号辣笔小球(粉丝数250余万),先后发布2条微博,歪曲卫国戍边官兵的英雄事迹和英雄精神。该微博内容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发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截至仇某删除微博时,上述微博内容共计阅读量20万余次。2021年5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法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被告人仇某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被告仇某通过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作出“被告仇某通过国内主要门户网站及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判决的理由。
2023-05-02更新 | 13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4.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0日通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大数据时代已经浸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人们的各种生活形态也在逐渐被数字化。通过各种APP应用和大数据相结合分析,可以勾勒出人们线上线下的各种生活状态,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优质的服务,但是我们的个人信息也有了随时泄露的风险。

平台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基于对用户的个人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者经济、健康等状况进行技术分析和处理,向用户推送个性化广告。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跟朋友手机聊天,说到一些想吃想买的东西后,打开一些购物APP,首页推荐里正是你刚刚提到的那些东西。

材料二   2018年至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1.7万余起,超过2013年至2017年案件数量总和的20倍。公安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仅2020年就整改APP2000余款,依法查处1000余款。近年来年均破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5000余起,2020年侦办贩卖人脸信息案件数十起,查获人脸信息110万条。

2021年7月,最高法出台《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是全球范围内第一部专门规定人脸识别问题的法律性质文件,为依法保护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了全面的规则指引。

有人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处处泄露个人信息,我们每个人无隐私可言。请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徐某与冯某佳在同一小区同一楼层,徐某住201号房,冯某住202号房,两家房屋入户门相对。一日双方因宠物狗发生纠纷,冯某在自家202号房屋入户门上方的墙角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向外对着楼梯及201号房屋入户门方向。徐某因摄像头问题多次与冯某沟通,希望对方拆除摄像头,但均被拒。后徐某将冯某诉至法院。

原告徐某诉称,楼房为老式一层两户,门与门相距很近,开门后客厅都在摄像头监控范围内,被告该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这也使得自己不敢开门通风,尤其是夏天,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故要求被告拆除位于202号房屋门前的摄像头。原告的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被告最终拆除了门口的摄像头。

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说明徐某诉求得到法院支持的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健全财产权保护制度。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财产权时,高二五班的学生们找到以下2个案例。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高二五班的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案例一   高中生小李发明了一款护眼架。2012年11月15日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4月17日发布授权公告。小李发明的护眼架推销市场后,很快受到了欢迎,网上各销售平台上的销售量很大。2021年11月,小李发现刘某生产销售的护眼架与自己的专利产品特征完全相同。为此,小李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刘某诉至法院。

案例二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国家对宅基地和土地进行了“三权分置”,并将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等不动产纳入《民法典》,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而且让土地成为农民可流转的财产,为切实保护农民的财产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1)结合案例一,回答法院会支持小李的主张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案例二,简述保护农民上述财产权的法律依据。
2023-07-3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材料一   2020年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司法保护效能进一步发挥:2020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60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共计结案1723件,罚没款5600万元;全市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66710件,审结案件66973件。

材料二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发明专利给予20年保护期限。在保护期内,使用某项专利须得到专利所有者的授权。专利超过保护期限,其他人可以无偿使用专利。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法律的知识,阐释为什么要对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而且既然保护,为什么不是永久保护而要设置保护期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截至2020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21.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300 万件。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

案例:山东甲饮料公司是“太字”注册商标的持有人,该商标使用在产品外观包装上。该外观包装造型新颖独特,已申请专利。山西乙饮料集团在其产品上使用未注册商标“大宇”牌,且采用了甲公司的包装外观。甲公司得知此事后,以侵权为由将乙集团告上法庭。

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乙集团的侵权行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9. 刘某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高手,他除了自家承包的土地之外,为了扩大生产,他又从村集体承包了50亩土地,建起高标准的蔬菜大棚,扩大蔬菜生产规模。为了方便做生意和孩子读书,刘某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

(1)材料中涉及的物权类型有哪些?
(2)刘某经营失败,为了偿还债务,将自己在农村的房子卖给了同村的蔡某经营农家乐,后来农家乐经济发展效益好,刘某向村委会申请宅基地,刘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原创作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的是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在虎年春晚“出圈”后,已成为现象级舞台艺术作品,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近日,有人发现,一则发布于某电视台视频号的舞蹈作品,无论动作元素还是服饰造型,与《只此青绿》“几乎99%相似”,而且该电视台视频号发布的作品上打着“原创”二字。

材料二   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整治。2021年累计向地方通报4批次81.5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前3批撤回率达93.1%;累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申请37.6万件。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电视台侵犯了《只此青绿》什么权益?为什么?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结合材料二,运用“尊重知识产权”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