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02 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05 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逻辑与思维、政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守正创新。

“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中国古代经典《中庸》,讲的是顺应大本达道、尽心勉力笃行方能化育成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工作的方法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为我们未来干事创业指明了方法路径,要求我们“致广大而尽精微”。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说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古语对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的启示。
2022-07-01更新 | 71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明盛宴,更是一扇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不论是用3400块旋转百叶,把《富春山居图》从画纸搬进现实的富阳射击射箭现代五项馆,还是设计成良渚玉琮形状的杭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或是以端午、龙舟为立意,融入瓯江山水特色的温州龙舟运动中心,亦或是以良渚“玉琮”,西湖“莲叶”、京杭大运河中的“拱震桥”为基础元素,将江南韵味和历史文化相融的吉祥物。当亚运精神和中国元素有机相融,不同文化之间的奇妙碰撞,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必会让全球人民共同欣赏和分享中国的文化高光。

材料二   杭州亚运会的56个场馆在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就开始谋划赛后利用的问题。满足比赛的要求是“上半篇文章”,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是“下半篇文章”,这篇文章更重要。目前已有51个场馆制定了下一步具体利用计划,确定了下一步可持续运营的单位。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杭州第19届亚运会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说明这些设计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2)假如你是杭州亚运会场馆负责人,请你就如何用超前思维做好场馆赛后利用的下半篇文章写出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术语规范,逻辑清晰;③不少于180字。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始施行,标志着用法律理性守护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近年来,不少地区结合实际,用好红色资源,对爱国主义教育作出有益探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政策文件对这项立心铸魂的重要工作进行了指引统筹。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特别是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最终表决通过。该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是如何做到科学立法的。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所体现的创新思维。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雪经济蕴含蓬勃生机,能够释放消费新动能。找准突破口,统筹资源、多措并举,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才能把握机遇,切实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融合创新,打造更丰富的冰雪消费业态和场景,满足市场需求;优化服务,及时补足冰雪产业链短板,回应升级期待;挖掘潜力,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红利。真正从游客消费体验出发,引入湖流元素,创新项目玩法,体现独特创意,更好展现冰雪文化魅力,有利于吸引消费者深度参与。实实在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同时引导经营者明码标价、诚信经营,营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走进冰雪世界,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着眼未来,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相关经营主体活力,方能持续拓展冰雪产业发展空间,巩固和扩大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冰雪经济,未来可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越来越多地方找准发展冰雪经济的发力点,越来越多人亲近冰雪、感受冰雪、参与冰雪休闲旅游,“冷资源”一定能生成“热经济”,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提供有力支撑。

(1)找准突破口,统筹资源、多措并举,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才能把握机遇,切实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与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关于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让“冷资源”生成“热经济”中运用的思维方法及其表现。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此次被表彰的团队中,有大工程、大装置的核心骨干,也有新技术、新发明的领军人物;有年过七旬依然奋战一线的“老工匠”,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他们都是创新路上不停歇的领跑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工作中,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取得了一批先进工程技术成果,不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生动体现了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等崇高追求和宝贵精神。

材料二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荣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是对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扎根大漠,赓续接力,与时间赛跑,与风沙较量的肯定和褒奖。该团队从早期的积沙清理、壁画修复,到崖体抢险加固、环境综合治理,再到多场耦合实验保护研究、数字化技术综合保护管理体系……随着时代变迁,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在不断升级完善保护方法、技术、手段、体系,使敦煌石窟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立足敦煌、面向全国、着眼丝绸之路沿线、放眼世界,不断延伸保护范围和领域,抢救了近20省区300项濒危遗产,他们用守护换来文化瑰宝青春永驻。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设立“国家工程师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阐释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如何用守护换来文化瑰宝青春永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