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专题四 我国的经济发展(核心考点精练)
江苏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5-18 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2023年7月,国务院办印发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积极创新改造模式,完善平急两用公共设施,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这些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路径是(       
A.创新改造模式——改善城中村人居环境——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增加社会总需求
B.发展新业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特大城市辐射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C.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扩大有效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完善公共设施——创造更多投资需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023-12-28更新 | 5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三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赋予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下列大湾区建设举措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优化制造业体制机制→扩大工业投资规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
②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开拓多元化外贸市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国际消费枢纽
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建设人才高地→形成科创人才聚集效应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回暖时期,商务部正式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与经济回暖年”。为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回暖”,各地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路径合理的是(     
①坚持守法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消费意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②启动沉浸式旅游消费→创造消费新热点→推动消费业态升级→促使经济回暖
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优质企业市场下沉→优化县乡供给→提振县域经济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降低投资信贷成本→刺激居民超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四 我国的经济发展(核心考点精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以“数实融合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设置了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国媒体代表现场巡馆。同时,邀请全国“5G+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龙头企业首次展出其最新技术和科创产品,组成“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典型代表进行集中展示,并将在展览期间举办成果发布仪式和产品首发仪式。这一系列举措(     
①坚持了创新发展理念,旨在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能够确保中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③有利于激发市场购买潜力,助推中国数字强国建设
④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风采,有利于塑造中国智造名片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列传导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是(     
①推进国企战略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③政府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发生
④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科技伦理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目前,科技伦理重点审查可能影响人的合法权益和动物福利以及对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公共秩序、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伦理风险的科技活动,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促进科技向善。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A.规范和引导科技活动→确保科技创新遵循道德规范→促进科技创新健康、可持续发展
B.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促进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C.科技创新与人文融合→提高科技创新的社会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D.提高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避免科技带来伦理风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扬帆出海、叫响全球。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增长了29.9%。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A.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B.深度参与全球产业技术合作
C.用自主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D.企业迈向价值链条的中高端
2024-03-07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23年,我国外贸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计进出口增长2.7%,海南自由贸易港年度进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得益于科技创新、场景创新、数字化技术设施迭代升级,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由此可见(     
①发展高水平对外贸易需要提高科技创新的贡献率
②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③数字经济有利于增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
④我国构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2023年“国家账本”显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100625亿元、增长3.6%。关于具体的支持项目,某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信息:
●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安排资金1770亿元、增长8%。
●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资金1091亿元、增长9.9%。
●就业补助资金668亿元、增长8%。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7亿元。
●学前教育发展250亿、增加20亿元。
●高中办学条件100亿元、增加30亿元。
●地方高校发展资金404亿元、增加10亿元,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高校建设。
●学生资助补助720亿元、增加32亿元,以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
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表明我国将在2023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②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完善第三次收入分配,加大就业和社会救助,扎牢社会保障网
④发挥财政配置资源作用,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