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4-05-26 1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法律与生活、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23年9月8日,海门区金某在某店铺电商平台上花费1元“秒杀”到二手名牌表一枚,产品名称、型号、标价的产品链接清晰。抢购成功后,平台反映金某的信息显示1元已支付、购买成功。平台迟迟不发货,金某多次催促遭到被告拒绝,并被要求申请追款。双方沟通无果,金某于是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违约金3000元。被告辩称案涉手表并非秒杀产品,实为竞拍产品,出价高者购买成功。原告之所以下单成功。系后台操作不当所致,并声称涉案手表已实际出卖给其他顾客,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原告可申请退款。有材料推测(     
①被告挂出可下单的具有名称、型号、标价的产品链接的行为即发出要约邀请
②金某下单成功即作出承若双方达成书面合同,双方应遵守履行合同原则
③金某已取得二手手表的所有权,是因为1元已支付、购买成功
④原、被告之间形成了信息网络买卖合同,成立且有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村民李某外出创业需要资金,遂以自己的村内住宅为担保向村委会借钱10万元,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李某在未还款前,村委会可将李某住宅作村医务室之用。三年后,李某返乡欲收回住宅,发现自己的住宅不复存在,宅基地被村公路所占,住宅内家具家电均低价处理给了同村村民王某。李某一怒之下将村委会告上法院。本案中涉及到的物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李某未还款之前,村委会对李某住宅享有担保物权
②村委会未经李某同意,无权收回宅基地所有权
③王某对李某住宅内的家具家电适用善意取得,李某不得主张所有权
④村委会可以在适当位置为李某重新分配宅基地,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05更新 | 2677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4月二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邮件:“本公司有办公用品出售,每套1300元,如有意购买,速与本公司销售部联系。”乙公司回复:“每套1000元,购买1万套,一个月后货到付款。”甲公司看到邮件后回复:“先交定金100万。”当日,乙公司看到甲公司的回复后,立即通过邮件联系甲公司完成转账。两周后,由于突发特大洪水,甲公司仓库被淹,运输道路损毁,办公用品无法按时送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公司确有证据证明不能按时送货系极端天气所致,可能免除全部责任
②洪水灾害属于不可抗力,甲公司未按时送货不算违约,不适用定金罚则
③乙公司回复内容中价格有变,构成了新的要约,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乙公司虽给甲公司转账,但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该买卖合同无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5更新 | 396次组卷 | 26卷引用:模块一:基础夯实专练 专题六法律与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小区公共下水管道堵塞,导致五楼住户陈某家反水,积水把陈某的地板和四楼天花板泡坏。陈某找物业及楼上业主协商解决未果,遂将物业和楼上15户业主全部诉至法院。经查明,除两户能证明房屋尚未入住外,其余13户业主均未能提供无过错证明。由于无法查清堵塞物来源,根据民法典规定,楼上13户业主均应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依法判决陈某承担10%的责任,楼上13户业主各承担4%赔偿责任,物业公司承担38%赔偿责任。对此民事纠纷案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陈某未能及时发现自家管道溢水,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错,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②楼上13户业主未能提供无过错证明,对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③物业无法证明其履行对公用设施维护修缮的责任,应当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依法判决楼上13户业主各承担4%的赔偿责任,体现了民法的平等和公序良俗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孤寡独居老人甲长期受到章某生活上的照护,2019年,甲带着章某去公证处签订了意定监护书,并签下遗赠扶养协议,将名下房产送给了章某。随后章某仍无微不至地照顾甲的生活。2023年,甲去世,甲的妹妹乙提起诉讼,诉称甲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所签协议无效,甲的财产应归乙继承。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法落实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有利于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②遗赠扶养协议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甲的房产应该由章某继承
③乙应提供证据证明甲不具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民事行为能力
④乙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没有尽扶养义务,不享有财产继承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6更新 | 3751次组卷 | 30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6 家庭与婚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甲唯一的儿子乙长年在外务工未能赡养甲,甲担心自己年老无人照顾,于是雇请保姆丙照料自己,并与其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甲生前由丙照料,死后遗产全部赠与丙。后来甲又自书遗嘱,将全部遗产均分给乙和丙。甲生前由丙照料,甲去世后,乙和丙对遗产分配各执一词。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丙获遗产属于遗嘱继承②乙仍然具有法定继承权
③乙可以获得一半的遗产④丙可以获得全部的遗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原告朱某与被告李某登记结婚,并于同年生育儿子,现小孩一岁两个月。婚姻存续期间,李某受工伤。因李某在外地工作,在抚育儿子、照料老人方面付出较少,以及其他家庭琐事,朱某与李某产生矛盾,多次协商离婚未果,后朱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并分割财产,特别要求分割李某工伤赔偿金20万。据此可以判断(     
A.被告李某应适当给予原告朱某经济补偿
B.家庭财产是李某辛苦工作所得,应归李某
C.婚姻存续期间两人所得都应视为共同财产
D.因婚姻存续较短财产应各自所得、各自所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2022年9月,因购房需要,徐某在其妻林某知情的情况下向张某借款50万元并写下借条约定一年后归还。2023年9月到期后,徐某拒不归还借款,张某将其诉至法院,一审判决徐某向张某偿还借款50万元及利息。但张某在申请执行时却发现徐某和其妻林某在一审判决后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徐某净身出户,债务全部由徐某一人偿还,所有房产及存款归林某所有。在本案中(     
①该借条是合法书面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②该借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虽已离婚但应共同承担
③离婚协议内容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
④债务约定由徐某一人偿还,其妻不必承担偿还义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李某夫妇婚后购买了一套住房,登记在李某名下,大儿子成年后一直与李某夫妇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小儿子成年后很少探望和照顾李某夫妇,李某老伴去世后,想通过订立自书遗嘱的方式将此房产留给大儿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儿子不与老人住在一起,不需履行赡养李某夫妇的义务
②该房产虽登记在李某名下,但不属于李某的个人财产
③李某可以通过签订买卖合同的方式将房产过户给大儿子
④大儿子可以通过法定继承的方式在继承房产时多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王某是某企业高管,收入高,李某在幼儿园当老师,收入较低。王某与李某登记结婚后,两地分居,因要负责照顾子女与老人,李某当全职太太。5年后,因夫妻感情破裂,王某逐渐转移自己5年来的工资等财产并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因两地分居等原因,双方感情破裂,应该选择诉讼离婚
B.李某当全职太太,没有收入,如果离婚应该少分财产
C.王某所转移的自己5年来的工资等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
D.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双方应该相互尊重、自由平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2023年3月,林某和宋某在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举办了婚礼,在婚礼期间林某朋友赠送了一套价值10万的红木家具给林某。2023年4月,林某在宋某未知情的情况下,将这套家具卖给了王某,并与王某签订了家具的买卖合同,签订合同后,王某支付了2万元的定金,约定一个月后将家具交付。宋某知道后,在林某还没将家具交给王某前向人民法院起诉,称林某将家具卖给王某时没有和作为妻子的她商量,买卖合同不成立,并在交付前将家具转移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林某和宋某未办理结婚登记,宋某不能以林某妻子的身份主张权利
②林某和宋某已举行婚礼,宋某作为妻子对林某售卖家具行为有知情权
③林某和王某签订的买卖合同符合法律且意思表示真实,合同是有效的
④林某和王某签订的合同无效,没有与宋某商量,法院会支持宋某请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李某与张某育有两个子女,于2015年离婚。2016年,李某和赵某再婚,次年生下一女李甲。2018年,李某和赵某以300万元的价格买了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李某的名字。2020年李某因工伤,获得60万元赔偿金。2022年李某因车祸不幸去世,获得死亡赔偿金100万元(李某父母均已过世)。当时,李某名下房产市场价为400万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60万元的赔偿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B.女儿李甲可继承父亲90万元的遗产
C.妻子赵某一共可分得290万元的财产
D.李某财产应由三位子女、赵某和张某继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