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主观题测试政治试题
河南 高三 专题练习 2018-07-24 2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

一、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 工业遗存是一个城市的财富。
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
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即将成为一个带有工业产业记忆的地名。2005年,某家具厂从四环迁到西三旗,六个独栋厂房、七八米高的房梁、随处堆积的木块、轰隆隆的生产线、大汗淋漓的工人……这些零散的片段构成了家具厂曾经繁忙的场景。
如今,为了顺应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用好海淀区科技优势,西三旗街道正在经历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区政府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西三旗街道围绕产业发展的全新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以发展1个重点产业(智能制造),培育6个特色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硬件、未来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完善作为支撑的1个科技服务业配套产业为核心的“1+6+1”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中关村智造基地,不断夯实西三旗地区在中关村科学城中的分量。
随着优质项目的落地以及科技园区的建设,西三旗可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街道将进一步协助各园区在人才引进、配套公租房等方面积极争取普惠政策,为西三旗的科技创新招才引智,实现地区人口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换。
通过对拆除后的用地整理再利用,西三旗地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完善配套建设。近年来建成道路6条,在建道路4条,初步形成“十横七纵”的交通路网;建成1所医院、3所养老院、1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了3所小学改扩建;利用拆违后的空间新增及提升改造绿地11.3公顷,建成8个社区公园。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纷纷就此话题进行提问。
某报社记者:西三旗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发言人:①   
某电视台记者:政府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
发言人:②
(1)假如你是发言人,你将如何回答两位记者的提问?依据《经济生活》的知识补充①。依据《政治生活》的知识补充②。
百年老厂华丽变身
“二七厂”是北京二七机车厂的简称。这座百年老厂将在2018年正式启动改造转型。
二七厂的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比利时人修建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工厂被义和团烧毁后,于1901年重新建立为长辛店铁路机厂,属京汉铁路局管辖。这里是举世闻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
在二七厂的厂区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交错,堪称中国铁路制造的“活历史”。有多栋建于百年前的小洋楼,带着浓厚的欧式建筑特点。当年这里住着外国工程师,后来这里是二七厂的办公场所。
如今,这座百年老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于公而言,企业要配合首都的发展;于私而言,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转型升级。但原有的设备条件已经无法支撑二七厂的这次转变。
停产之后,老厂房该如何处理?难道要就此沉寂?
有人认为可以在二七厂原址修建博物馆,纪念那段百年历史。也有人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搞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你认为二七厂更适合建成“二七”博物馆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
二产变三产,黑色变彩色
“二产变三产,黑色变彩色”,这个乍听起来如同谜语一样的说法,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潮流。
曾经人去楼空的生产厂房,如今在文化创意中焕发新生,创意开发、艺术设计、文玩字画等企业入驻产业园;废旧矿井,经过设计改造成为矿山公园,“铁路自行车”的创新应用,让市民和游客有了休闲好去处……工业时代的烟囱、厂房,信息时代的产业园、博物馆,经过创造性规划和保护性开发,就这样跨越时空、勾连一体,重焕光彩的同时,也给公众提供了新的精神栖息地。
工业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蕴含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价值。老厂房、老矿井,记录了民族工业的艰辛创业史,不仅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奋斗见证。街区规划如何激活“放错位置的财富”,城市建设如何体现历史文韵?唤醒老旧厂房的文化魅力,帮助工业遗存“起死回生”,正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
(3)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激活“放错位置的财富”,帮助工业遗存“起死回生”。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1920年的春夜,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桌前,一个青年埋头翻译一本册子。
母亲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青年应声答道:“吃了吃了,甜极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水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儿子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这个青年叫陈望道,他翻译的册子叫《共产党宣言》。
墨汁为什么那样甜,甚至比红糖水更甜?因为这是信仰的味道,是真理的味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真理的味道为何是甜的?
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表示,为什么马克思的著作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会有如此大的魅力?马克思的重要性源于他的成就,他发现了隐藏在历史表象之下的、之前未被发现的深层次现实。每个想从事马克思所开创的研究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永远在他的前面,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
(2)马克思所开创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在下列关键词中选择一个,谈谈你的理解。
关键词: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实践,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 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纵观 30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这些理论创新和突 破成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可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


(1)依据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自 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的 30 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 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也迅速发展。现代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绿色 的旅游模式,通常是指以田园风光、农庄农场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观光、休闲及体验式的旅游活动。
(2) 简述我国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对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中国开放取得亮眼 的成果,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间,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演变,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研发基地,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优 质的国际资本也开始与中国一道共同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增添动力。大量的中国产品、中国企业 成功地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国更是成功地融入了世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决心坚定,未来还将进一步 拓宽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筘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 开放的中国也在真诚地拥抱世界。展望未来,全面开放必将让中国在寻求自身发展和探索全球治理上迈出 新的步伐。
(3)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融入世界的经济意义。
2018-07-10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主观题测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把由质检、工商和食药监部门分段监管调整为由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修订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更严,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各个环节建立食品安全 全程追溯制度,解决了原食品安全标准不清、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不明、监管处罚制度混乱、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新法通过严厉有效的监管,让不合格的产品退出市场,引导企业摒弃依靠监管漏洞获得生存空间的侥幸心理,倒逼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的文化,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将食品安全责任转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年,中国法治指数排名为87名。2014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0.93分位居第一,中国以0.45分排名76。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经济理念。法治,让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食品安全法实行更严的管理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提高法治指数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意义。
2018-07-1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主观题测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5.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到 2020 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 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作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已编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 20 名,科技创新是关键,也 是“金钥匙”。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加速,一大批科学家发现享誉全球,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等鼓励创新的举措正不断激活科学家们的科技创新活力。
(1)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化建 议?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我国升级发展?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深入人心,并且得到了举国上下人民的热烈欢迎,作为中 学生的你,请结合人生价值观有关知识谈谈你将如何作为?
2018-07-2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主观题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