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1002767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兼济天下的担当情怀、“民本”“重民”思想、“和合主义”精神等。该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上升。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造成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材料二:中国申请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在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54世界遗产和第14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项目数已达55项遗产,数量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位。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我国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我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但有些传统工艺中的“绝活”,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为实现传统工艺的振兴,必须以创新生活和市场需求为切入点,遵循工艺发展规律,挖掘传统文化,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


(1)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而是真理性认识。”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3)改革开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请就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与端宁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过去,对出远门的人来说,远隔千山万水,交通不易,信息不灵,团国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今天交通、通信发达,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中秋节的团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释放压力、调整生活节奏的心理诉求,同时,在这个更具诗意的日子里,在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氛围中,重温那渐行渐选的传统文化情怀。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秋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
(2)生活需要仪式感。某小区准备在中秋夜举行文化活动,请你提两个活动建议。(字数不超过20个字)
2018-11-07更新 | 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老字号”企业承担着传承历史、传承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责任。无锡是一座“老字号”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然而近年来,一些“老字号”因缺少资金,经营不善,陷入发展瓶颈;有些“老字号”徒有虚名,产品品种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少数“老字号”技术设备陈旧落后。
“老字号”一头连接着无锡深厚的文化遗产,另一头要通向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为保护和传承“无锡老字号”,2013年4月,无锡市商务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无锡老字号”推荐认定和推进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打造“老字号”特色街区,为“老字号”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许多企业纷纷加入申报“无锡老字号”的队伍中来。
(1)结合材料,分析无锡市保护“老字号”举措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为无锡市“老字号”企业走出困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7-05-10更新 | 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
材料: 我国的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经典理论和精湛的建造技艺,集中体现了地域特色风情,体现了我国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压箱底”的宝贝。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千万不要在我国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理由。
2018-03-08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