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4 题号:100528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人类社会已经迎来了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数字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土地、劳动和资本、技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体现了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与时俱进,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数字经济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时代,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从投入阶段发展到产出和分配阶段。

有专家指出,在鼓励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流通、发挥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关注个人数据中与隐私相关的信息不受侵害:要警惕数据垄断,避免影响国家安全:要从法律层面上对数据的产权属性予以清晰界定:要培育数据交易市场、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机制和定价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正确性。并就完善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是中国产业信息网提供的我国芯片供求情况(单位:10亿美元):


注:目前我国芯片市场规模占全球的60%,但自给率尚不足30%。国内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过度倾向于外卖平台等商业模式创新,对于芯片技术等底层技术创新缺乏关注,芯片行业收入相对不高,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1)结合材料,概括我国芯片行业的供求现状。并从分配制度的角度,谈谈破解我国芯片行业面临的人才难题的对策。

2018年11月1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出台了一份针对关键新兴和基础技术的出口管制框架,拟严格限制AI芯片、机器人等核心前沿技术的出口。中国政府对此做出积极应对,表示将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提供有力支持。


(2)对此,有观点认为,“‘芯’痛之下,政府支持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2019-04-14更新 | 2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求: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

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理由。
2018-12-12更新 | 14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与信仰。
材料一 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轮船,几乎所有行业,“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一些产品在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前后夹击”,我们除了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人力素质、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成为“中国智造”,傲立于世界。
(1)结合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智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二 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2)运用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3)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建设厚植的工匠精神土壤提出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2016-11-26更新 | 2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