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1015691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让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如期实现我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又要打好防止返贫的持久战,着力解决、克服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带领贫困地区群众如期共同步入小康。习近平主席这样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脱贫攻坚要坚持人民中心的价值取向
②源于实践的认识能指导我党打赢脱贫攻坚战
③脱贫攻坚需要解决“硬骨头”这个主要矛盾
④脱贫攻坚战这个关键部分决定着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这个整体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其重要性和可怕之处都被许多人论述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主流观点认为,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基础学科研究的突破,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的意识方面会有新的突破。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人类的工作尤其是那些重复性的、程式化的工作。可见,人工智能(     )
①打破了意识形成的界限,实现了智能的新发展
②是人能力的延伸在某些领域可能超越人类
③对外界刺激会有反应,但不会形成独立的意识
④将全方位取代人的工作,给社会发展带来新挑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在人工智能医生能否取代人(医生)的工作问题上,些人认为,那些普通的低水平的医生会被取代,但高水平的医生暂时不会被取代还有一些人认为,机器没有感情、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病患仍然需要人的照顾。这表明(     )
①对同一确定对象,能形成多种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②任何认识的获得都需要亲自实践
③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具有差异性
④不同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2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想要做好调查研究,就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脚下的泥土中感受民生,在老乡的房檐下感受民情。只有将自己真正地放在群众中,才能听到“高台”中听不到的“民声”,看到“阁楼”中看不到的民情,感受到文字中体现不出的民意。这主要是强调(     
A.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D.来自别人的间接经验没有实践价值
2023-08-31更新 | 6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名句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本易为春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04-09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