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大众传媒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01780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故宫于1420年建成,2020年,故宫整整600岁了。

在故宫建成600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及8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联合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国家宝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也让博物馆里的宝藏发挥其独特价值,引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骄傲自豪感。

《国家宝藏》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凝练于舞台的同一片时空之下,让古老和年轻握手,让庙堂与江湖互动,让过去与现在对话。“让国宝活起来”,是《国家宝藏》的初衷,也是它的行动及收获。它让古典文化不仅“活”了起来,还“潮”了起来,更“燃”了起来,这种示范效应必将引领更多的内容生产投向古典文化,让更多的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新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真正成为活着的传承。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发现、轻保护和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1)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宝藏》节目的联合,让国宝“活了起来”,更“燃了起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博物馆文化薪火相传,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加以说明。
(3)请就你所在社区如何开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提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位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2021-08-19更新 | 75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表格左列信息,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材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认识水平的提升,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与方针,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全面继承、吸收古代的优秀文化,以服务于国家治理和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扬弃包含了发扬和抛弃,扬弃是既取其精华,又弃其糟粕,这一思想不再把“批判地继承”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导方针,避免了以批判为先、为主的倾向,充分体现了党从治国理政的整体需要对文化继承方针的新思考。
(2)结合材料和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待传统文化新方针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2017-10-13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传统制造业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这就是“互联网+工业”;政府与互联网合作,通过互联网提升政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这就是“互联网+政务”;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材料二:“扫一扫”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渗透于我们的生活。
案例一:北京市西城区181处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牌上新贴出了二维码,游客或市民只需用手机登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这些文保单位的详细信息。
案例二:中国国家图书馆通过二维码,在馆外的公共场所向读者推送电子书图、新荐书目、图书馆展览信息等。读者注册后,寻找文献也有了“最严肃可靠的方式”。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二维码技术运用所产生的的影响。
2017-04-27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