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7 题号:10212249
阅读正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为主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但已难以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求。《外商投资法》明确提出设立外商投诉工作机制,采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并对保护外商知识产权、不得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关注较多,适应了外商诉求变化的趋势,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法治保障。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已迈向全面开放、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


结合材料并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出台《外商投资法》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从古至今,人类对火星这颗神秘的红色行星的探索,从未停止。

人类一次次突破技术的限制,飞出地球,迈向深空,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探索。正是这些探索让人类有了更大的的梦想一我们可以移民火星吗?

有人认为,火星的表面有水存在的迹象,这是导致生命起源的重要因素。虽然火星上没有氧气,但科学家设想要用尖端科技改造火星环境,以适合人类居住。而且在人类登上火星之后,移民火星就不再是科学幻想,这一天也将变得越来越近。

也有人认为:火星大气层很薄,表面平均气压约为地球的0.75%,成分为95%的二氧化碳,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C,夜晚可低至-132°C,平均-57°C。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移民火星只是人类的幻想。


“我们可以移民火星吗?”,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2-05-07更新 | 69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慎终如始,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从1994年国家布局北斗导航系统工程至今,4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是他们不忘初心,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传承好、弘扬好北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材料二:国之利器,翱翔宇宙,造福万代。北斗系统是党中央亲自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北斗研制团队走出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打破了美国GPS的垄断;建成之后主动向世界开放,北斗系统凝聚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民族禀赋,也履行着中国始终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大国责任。北斗系统正在为全球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支持北斗三号全球新信号的首个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已发布;国际海事组织认可北斗系统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国际搜救组织正在对北斗三号搭载的搜救载荷开展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从国内到国外,从区域到全球,北斗将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提供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中央部署北斗卫星系统的政治意义。

材料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础科学作为国家科学体系建设和高端技术的源头活水,在高端军事科技、外太空科技等关键领域发挥着坚实支柱作用。但基础科学需长期积累,取得成果的周期也较长,与周期短、见效快的应用科学相比,很多人觉得基础科学没有什么实际用处。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但今年不少高校“强基计划”招录不满,有专家分析“强基”“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缺乏鼓励与推崇基础学科研究的氛围,更多高中毕业生是偏向实用主义,在选专业时侧重于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3)风物长宜放眼量。为推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能行稳致远,请就“加强科学教育,增强科学观念”给学校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综合运用认识论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
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0-11-16更新 | 2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上海世博会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以“走近上海世博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
探究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材料: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中国云南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日本爱知县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西班牙萨拉戈萨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中国上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1)结合上述材料(含注),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进行解读。
研究世博
同学了解到,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世界首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各国都把举办世博会作为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舞台,塑造形象窗口,上海世博会也是如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确保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2)简要说明我国努力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政治意义。
参与世博
志愿者队伍是筹办举办世博会的重要力量,是广大市民参与奉献世博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国家和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工作自2009年5月1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海内外民众报名十分踊跃。
(3)假如你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你将怎样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
2010-06-06更新 | 4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