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0223420
早在1983年香港建筑师胡应湘就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构想,但因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直至2009年大桥才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10月24日,这一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以人为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②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实践水平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④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则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由此可见
①唯心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科学理论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③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过程反映了实践的历史性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04-15更新 | 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世界瞩目,中央电视台成功进行了空中、地面、多角度、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电视台的直播是一一种实践活动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
③信息技术对事物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④直播是检验阅兵成功与否的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⑧④
2020-02-15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认为:历史有“四张面孔”,分别是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还有接受的历史。接受的历史未必是真实的历史,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历史都是“接受的历史”,我们只能看到历史这一个面孔。“接受的历史”之说的合理性在于其承认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④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1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