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9 题号:102386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于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在石家庄举办。本届数博会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产业化”原则,聚焦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努力打造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性盛会、数字经济最新成果展示的国家级平台、世界级平台。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资源在市场中更加高效的配置,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我国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大国,发展数字经济是紧跟时代、着眼全球、立足国情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内在要求。据预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CDP比重将超过50%,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发展数字经济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5月,国务院印发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该《措施》包括六个方面、三十三项措施。以下是部分措施内容:

扎实开展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外商投资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

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具体补助标准由各省份确定。

材料二   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布局到天宫”“天问深远太空硬核科技的重大突破,国之重器缤纷呈现,彰显了新型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新型举国体制,既要贯彻国家意志,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要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需求导向作用和效率牵引效用。国家重要的前沿基础研究需要政府统筹部署核心基础研究资源投入,建设国家实验室,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些政策措施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新型举国体制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
2022-12-19更新 | 1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全面系统阐释,深刻回答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根本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有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努力;我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4945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36%上升到4.43%,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各区域开放水平,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1)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2)结合《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走得对、走得通”。
2022-12-14更新 | 9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此次《规划》主要内容:一是继续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6G、光纤宽带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等;二是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更多企业迈上“云端”;三是坚持系统推进、协同高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经济社会各主体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机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系统谋划、务实推进,更好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提升政务领域的数字化(数字政务)和新型数字生活。“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加强智慧社区、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云游戏等应用场景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为我国数字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2022-09-20更新 | 3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