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65 题号:10314902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影响广泛。
【认识宏观经济,要看基本面】

材料一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对经济有机体而言,“受伤”的程度不仅受外部因素影响,也与经济体自身的“体质状况”和“修复能力”有关。

从“体质状况”上看,中国经济具有坚强的发展韧性,中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经济的回旋空间很大。

从“修复能力”上看,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就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了全面部署。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加大优惠利率信货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保驾护航;
◇救助和帮扶受疫情冲击而失去工作的劳动者,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利用疫情对社会总需求的这种外生冲击,调整供给结构,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刺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只有筑牢制度防线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防控新冠疫情,政府在作为】

材料二   疫情一经发现,北京市迅速作出反应。1月20日,北京市首次通报确诊两例新冠肺炎病例。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4日,北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30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村)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发布,总体要求实施群防群治,网格化、地毯化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进行自我保护。

3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呈现出全球大流行特征,境外输入已经成为北京市疫情防控的主要风险,首都联防联控协调机制采取更加严密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严格进京管理,进一步加强社区防控,进一步加强商务楼宇管理,进一步严格入境健康管理。

随着疫情的变化,北京市不断调整政策。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让百姓更有安全感。

北京市政府疫情防控的部分措施

建立疫情防控

专项资金池

加强防疫宣传

支持企业

复工复产

加强便民服务

开通专门监督

热线12345

主要用于全市医药物资储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所需医用设备设施和防护物资等。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和心理调适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做到科学防控。开辟一站式、全链条并行、48小时内办结的审批绿色通道,开放产业链共享云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增加蔬菜配送直通车、定制公交等服务,加强对居民生活的精准服务。畅通政企、政民沟通机制,对于未依法履行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履行职责的,接受专项举报。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积极作为能让百姓更有安全感。
【期盼疫情结束,人类应反思】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球“大流行”,极有可能与人类的不当行为有关;澳大利亚山火燃烧半个国家,12.5亿稀缺动物死亡,许多房屋被毁,有人因火丧生;此外,还有西班牙大暴雪、菲律宾火山爆发、土耳其地震、东非蝗灾……灾难面前,人类如此渺小,让我们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3)有人说,“地球可以不需要我们,但我们却需要地球”。对此,你是否认同,运用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据统计,我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习近平主席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然而,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偏高,存在“嫌小爱大”“嫌贫爱富”“惧贷、惜贷、抽贷”现象,致使民营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争取不到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高价借贷民间资本,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升高。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民营经济为什么只能壮大、不能弱化。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在规范民营经济中应如何作为。
2020-07-25更新 | 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市场主体有活力,高质量发展就有源头活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正是由于国企民企比翼齐飞、“两条腿”齐步并进,才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抛弃“零和思维”,即一方“进”,另一方未必就要“退”,应当树立“国民共进”的观念,共同奏响时代和声。当前既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又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材料二   某地在促进“国民共进”的过程中打造法治政府,着力推行“最多跑一-次”,主要措施为:一要印制一次性告知材料清单,包括行政审批局、优化办和纪检监督投诉电话;二要审批不出中心,授权窗口负责人审批,做到“马上办”"“及时办”;三要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最多跑一次”,更多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办;四要实现服务下沉,在乡镇、村社区实现“就近办”。通过努力,提升营商环境,打造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国民共进”的理解。
(2)材料二体现了法治政府的哪些内容?
2022-01-07更新 | 3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某县土地肥沃,是传统产粮大县,但粮食种植分散,效益较低,农民贫困发生率高。为打底脱贫攻坚战,该县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流转。对土地进行整治,把原来分散的小块农田改造成连片的耕地,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耕种、收割。让物联网、农业自动化等新技术扎根田间,实时了解苗情、旱情、病虫情等信息。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即可实行管理。实施粮食高质量工程,大幅度增加优质小麦种植面积,按照绿色产品标准统一经营管理,并注册了商标。吸引知名企业到本地投资,将小麦加工成面条、饺子等食品,销往全国各地。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变“种粮食”为“种风景”,发展观光农业。目前,该县粮食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产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

材料二   “三农稳,天下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擘画了时间表、路线图。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切实做好“三农”工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县是怎样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高质量发展赋能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天下安”的影响。
2021-02-24更新 | 2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