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8 题号:103958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时年34岁的黄旭华被秘密召集到北京,成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组”最早的29人之一。面对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他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浩瀚的报纸杂志中搜寻所有和核潜艇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边验证,用最“土”的办法来解决最尖端的技术问题。除了用算盘计算数据,他们还采取用秤称重的方法:要求所有上艇设备都要过秤,安装中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过秤,使核潜艇下水后的数值和设计值几乎吻合……正是这种精神,激励黄旭华团队一步到位,将核动力和水滴艇体相结合,研制出我国水滴型核动力潜艇。

材料二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将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和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把褒扬英雄的过程转化为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我们也能实现出彩人生,这正是对英雄的最好致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黄旭华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铸就国之重器的。
(2)青年强则国强,以“共和国勋章”精神激励青少年,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力量。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高二年级即将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板报设计大赛,请列举两个有关民族精神的板报主题(例:长征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2020·四川成都·三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材料一:近十几年,我国航天人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发射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大胆想象,敢于创造,由“跟跑者”到“并行者”,终于成为今天的“领跑者”,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在拼搏奋斗甘于付出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材料二:今年娄底市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六个好教育”、“学道德模范”等活动,打响“娄底好人”品牌;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普法”工作,壮大志愿者队伍,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载人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关知识,分析娄底市文明城市创建的举措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8-03-06更新 | 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校高二某班学生开展以“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参与其中,并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磨难艰辛而信念愈坚,源自我们民族底蕴中那种永不泯灭的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谈谈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2019-05-19更新 | 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开篇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包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个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在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党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百年奋斗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百年征程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一个个重大历史成就。


“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激励我们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结合材料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4-09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