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民主决策 >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04178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北京市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活动,向市民征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意见。

一个多月的时间,市、区、乡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动,总计1.2万余名代表面对面直接听取24万余名市民的意见和建议。92%的人赞成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94%的人认为应当限制商品和快递的过度包装,88%的群众认为对居民垃圾分类义务作出强制性规定很有必要,96%的群众赞同应当加大对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的处罚力度,95%的群众认为应当建立分类收运监督职责……问计于民、了解最复杂的情况,无疑让条例修改接地气,绘就出垃圾分类立法的民意“路线图”!


运用民主决策有关知识,分析北京市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全民参与修条例”活动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2014年9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发送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环保志愿者、普通公众结合切身感受,从强化执法、提前预防、事后援助等方面提出看法,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有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l)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法制办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材料二:全民普法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某市通过全民普法的深入推进,使公众逐渐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护法”转变,把普及法律知识与培育法治信仰,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村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真正融入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在整个社会中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2016-11-26更新 | 2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治理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幸福生活,是基层的重要使命。重庆市奉节县针对基层组织涣散,干部办事不公道,农村无事酒、豪华墓等问题,积极探索“四步走”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第一步,由县领导带头,进村入户调查,摸清家底。第二步,从“公”字破题开路。全面推行一封公开信、一份便民手册、一张监督举报卡,真正把政策交给群众,把“底儿”亮给群众。第三步,着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构建“善治”新格局。建立易记、易懂、易行的村规民约;开展“乡村法治大讲堂”,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开展“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活动,组织诚信家庭、星级文明户、新乡贤等评选,推进“诗承千年、德润万家”活动,整治无事酒、豪华墓等陋习。第四步,大力实施村(社区)支部书记培养工程,建设让群众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基层党组织。


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该县“四步走”工作机制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积极意义。
2018-08-29更新 | 177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当前,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存在比较严重问题:诸如黑车充斥市场、需要缴纳较高的管理费用、加气难、物价上涨而打车价格仍处于原有水平、名目繁多的收费加重了司机的负担、存在严重的行业垄断等,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出租车行业改革,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角度,回答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2016-12-13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