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影响的来源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1 题号:104454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基本经济制度,并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被称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全社会公益慈善意识日渐增强,社会公益氛围越来越浓厚。但也存在着慈善组织数量相对较少、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有限、政府税收鼓励政策滞后、慈善法律法规有待健全、慈善组织公信力有待增强等一系列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


(1)有人认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具有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的功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破解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
(3)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请为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对慈善事业的积极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简要回答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和表现形式。
2020-10-07更新 | 2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央广中国之声建党百年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全方位打造“三分钟党史微课堂”,展示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从2月24日起,《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进入安徽省中小学校园,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升旗仪式、展读、思政课等形式收听该节目,让红色基因植根心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影响人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进校园对于培育时代新人的意义。
(2)以“党史教育学习”为主题拟写两条宣传标语,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
2021-11-12更新 | 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的《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掀起了全民追剧热潮。廉洁自律的达康书记,群众至上,雷厉风行;“小官巨贪”的赵德汉,豪宅中的一面墙里全是现金,被抓时痛哭流涕……剧中这些画面,悄然间将“不能腐”“尚廉洁”的理念传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人民的名义》传递出国家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与必胜信念。随着该剧热播,廉荣庸耻的清新风气正在全社会形成。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通过反腐剧弘扬廉政文化的作用。
2019-10-16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