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07776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今予以公布,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覆盖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各阶段的各种权利。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民法典立法能够具有里程碑意义。
19-20高二下·河南南阳·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农村社会治理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大格局中,“乡贤”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乡贤”一词出现于封建社会,多指乡绅、儒生,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衡量、筛选的,存在宗族意识浓厚、等级森严、尊卑有别的弊病。因此,提倡传统乡贤文化不合时宜。

也有人认为,传统乡贤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传统乡村治理的智慧与经验,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弘扬乡贤文化。道德模范、从本土走出去的企业家、知识分子、海外华侨等都是现代社会的新乡贤。弘扬乡贤文化就是要使新乡贤文化成为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乡贤文化。
2019-12-25更新 | 1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文艺创作生态呈现可喜变化,主心骨更坚定,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消费结构提升、文化消费活跃的新阶段,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真、求善、求美的愿望日益迫切,这对新时期文艺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文艺创作方面,需要文艺工作者根据时代的要求,创作生产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化作品,为民族凝魂聚气、为时代凝心聚力、为群众鼓与呼。全面小康既是物质文明的小康,也是精神文明的小康,二者互为支撑、彼此促进。文艺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润物无声的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既能催生精神力量又能带来经济效益,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汇聚强大正能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文艺工作者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工作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同时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增加原创作品、提升艺术质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产业升级中发挥文化的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如何“创作生产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化作品”。
2019-09-19更新 | 1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的创新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霸屏节目,收视率创近年文化节目新高。《经典咏流传》将经典和流行用创新的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鉴赏团成员对传唱歌曲的专业点评,挖据诗词背后的故事,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一直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动情演绎,一夜爆红;改编成儿歌的《三字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用歌声演绎的《声律启蒙》让人们再次感悟到中华语言的生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一方面,《经典咏流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实践。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经典咏流传》是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2)在新时代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击,请就如何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8-12-12更新 | 8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