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086028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大中小学不仅要重视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实践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某高中学校一直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设立学农基地,将劳动教育与农耕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引导学生走进劳动基地和大自然,在劳动中学会学习、生活和工作;通过蔬菜种植、动物养殖、栽培果树、培育花卉等,创建绿色植物种植学习示范基地。开辟农耕园基地,创设学生劳动教育的乐园,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松土、播种、浇水、施肥、采摘等劳动。学生在劳动学知识,劳动中用知识,提升素养,在劳动中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劳动教育如何使学生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2)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作为中学生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行统一。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始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在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寻找答案。调查、讨论研究、起草,再调查、再讨论研究、再修改……调查研究工作贯穿始终,是《决定》起草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鲜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是指导我国改革发展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献。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观点”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的过程及意义。
2016-11-26更新 | 18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近年来,一种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某校高二年级学生以“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主题开展辩论活动。以下是辩论双方的主要观点和理由阐述。

观点理由
正方:人工智能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2023年春节档热映的《流浪地球2》,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演员在电影中实现了“返老还童”,人工智能还可以参与剧本创作。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云游博物馆,查阅藏品信息,与文物交流对话。人们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模式,更好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反方:人工智能不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围棋程序虽然赢得了比赛,却不能领会围棋深厚的文化意蕴。人工智能虽然能够模仿李白、杜甫写诗,且对仗工整,但被专家评价“稍逊风骚”。人工智能虽然通过模仿人类既有的艺术实践,但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仍然是人类的实践,依靠人类丰富的想象力、不竭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假如你参加这场辩论活动,你支持哪方的观点?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023-11-10更新 | 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

2023年6月26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我国向来重视爱国主义这一课。无论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还是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核心内容之一。着眼当下,随着社会利益分化、观念多元多变,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如何更好更有效开展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分散于近200部法律法规和近40部党内法规中。在大量立法实践之上,以一部总则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法律将爱国教育纳入法治轨道,发挥法治科学、长效、规范的优势,推动形成条修叶贯、配套成龙的爱国教育法治体系,对提升爱国教育实效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说明我国建立和完善爱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原因。

【学校开展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中;应当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学校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23-12-14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