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10933625
我国《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此举的预期影响是(       
①减少劳动力流动的阻碍→吸引劳动力和人才落户→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②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增强
③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质量提高
④拓宽城市间流动空间→激发社会流动性活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缩减政府定价范围和定价项目层级,严格按照“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的原则,放开机动车检测类、气象服务类、地震安全评价类等收费项目。这是基于
①市场可以及时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促进资源充分有效利用
②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③市场和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④国家出台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12更新 | 7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截至目前,S省经营主体数量超过500万户,取得突破性进展。S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按下市场主体“快捷键”,以营商环境之“优”、市场主体之“强”,促经济发展之“进”。政府重视市场主体建设,是因为市场主体(       
①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②提供就业机会,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
③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④决定市场资源配置,是生产要素流动的“指挥棒”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30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

改革前,“大锅饭”、平均主义思想盛行。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开滦煤矿,陪同的领导试探着问,“煤炭价格太低,工人工资低,福利差。此外,井下工人劳动强度大,艰苦危险,夜班工人一年四季不见太阳,现在没有奖金,可否发点奖金?井下班长实行岗位津贴?”“可以。”邓小平当即拍板。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平均每吨煤提价5元,井下班长设了岗位津贴,增加采煤工人井下津贴。4月起,井下班长岗位津贴等在全国煤矿系统执行。

以上反映了全国从煤矿系统开始(     
A.改革所有制结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
B.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让企业自负盈亏
C.由政府事先制定计划,转变为由市场配置资源
D.推行按劳分配政策,破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2023-01-04更新 | 3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