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9 题号:10966026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26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布了我国天文学家的一项重要发现:在近邻宇宙有一类特殊的矮星系,在其几万光年的半径内,主要由重子物质构成,暗物质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这与目前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下的矮星系形成理论预言相违背,从而对冷暗物质的假设提出质疑,对经典的矮星系形成理论提出挑战。这表明(       
①实践的新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反复筛选、实验,遭遇190多次失败后,才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信息蕴含的合理文化思考有(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体现出认识论的道理是(     
①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孕育于谬误之中
②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认识依赖于实践,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④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真理发展的周期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6-12-13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气温13°C、相对湿度64%、土壤pH为7.8……”在一片盐碱地的地表和地下部署着各种传感器,随时监测并传送影响水稻生长的信息。经过人工智能和专家诊断,水稻被精准施肥用药和自动测产,盐碱地里最终生长出高品质大米。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②人们能动地改造了土壤性质和水稻生长规律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创造上述奇迹的关键
④先进技术设备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4-13更新 | 2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袁隆平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
A.书本知识不可能永远正确
B.事物运动都有其自身规律
C.实践是认识的口的和归宿
D.正确的认识足实践的动力
2019-01-19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