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1173114
习近平主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一定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这要求我们(   
①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在实践中得出正确认识               
④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思考是

①成功与失败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②间接经验比直接经验更为重要
③走不出自我的人难以取得成功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7-19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002年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年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上述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真理总是在辩证否定中不断超越自身,实现发展
②认识需要经过多元标准的不断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16-12-12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从《常回家看看》到《时间都去哪儿了》,再到《父子》,“孝”作为最基本的德行历来被看做凝聚家庭和民族的重要因素。当前重提孝道家风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和家庭去思考践行。从认识论角度,重提孝道家风 
①源于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②有利于家庭稳定和民族团结
③表明认识有循环性和无限性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7-06-16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