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民主决策 > 社会公示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1320976
发展核电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选择,对确保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核电“邻避效应”日益凸显,公众的担忧和恐惧成为了核电发展的制约因素,核电的选址和建设困难重重。走出核电“邻避效应”的困局,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注: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直译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指当地居民因担心建设项目(比如垃圾焚烧厂、核电厂等设施)给身体健康、环境质量等带来负面影响,以至于采取强烈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①阶段听取专家意见,在项目开建时间向民众公示
②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搞好常态化的科普宣传,加强监管
③如果当地居民反对,立即将选址改到他处
④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让利益相关方共享核电发展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领导人指出,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要事先听公众意见,增强公众参与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地方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要增强公众参与度,这是因为   
①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
②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
③赋予公民决策权,可以增强公民的使命感
④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公民有更多机会参与决策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2.当前,公众参与地方政府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①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②组织相关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     
③通过政府提供的渠道参与决策前的讨论   
④参与有关重大方案、项目、决定的听证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2016-12-13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出现了听证会、旁听制度、公示制度、民主弹劾制度等诸多新的民主形式,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回答问题。
1.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听取群众意见,其目的是为了( )
A.以法律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B.了解社情民意
C.集中民智,凝聚民力D.决策利民
2.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 )。
A.决策权B.知情权C.监督权D.表决权
2016-11-26更新 | 3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9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了“教育惩戒权”兼具“权力”“权利”与“义务”的三重属性,将为中小学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惩戒权,破除教育实践中“滥用”与“不用”并存的“两难困境”提供法律法规保障。这表明公民(     
①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可以发挥独特监督作用       ②依法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制定权
③参与民主决策过程也是理解和实施决策过程       ④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25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