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84 题号:11353763
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抓落实,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材料强调的深化改革(   
①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②旨在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③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④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为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国务院对“证照分离”改革涉及的行政法规以及与民法典规定和原则不一致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这表明(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民法典是检验行政法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
③行政法规的调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8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改革必须更加精准地对接基层所盼,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大基层服务平台整合力度,努力营造审批少效率高、行政成本低、行政过程公正透明的政务环境。由此可见,改革(     
A.推动了我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变革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
C.解决了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
D.变革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2021-06-28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为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施行的哲学依据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④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0-09-20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