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私有制的确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9 题号:11439926
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式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私有制的产生(       
①与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同一过程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③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④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9-20高一上·山东菏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8]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学生李明暑假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在展厅里,他看到了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了解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的历史。下面对这段历史描述正确的有(     

青铜大立人 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
①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人类已经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广泛地使用金属工具和用品
③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被奴役者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生产资料由公有转为家庭私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3更新 | 2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原始社会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而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非常残酷。对此有人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退步。这种观点(     
①没有看到私有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②不懂得用生产力观点评价社会进步与否
③以剥削压迫程度作为判断社会进步的标准④不懂得原始社会公有制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01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为个体劳动和个人经营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原来以氏族公社或家族公社为单位的集体劳动,逐步由集中转为分散,即过渡到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因而生产工具、牲畜、劳动产品等的所有权,也逐步缩小范围。这种逐步缩小原始公社所有制的过程就是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形成的过程。根据材料的描述,下列推导正确的有(     
①生产力的提高→分工的发展→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 
②社会大分工的推动→土地逐步归个体家庭私有→生产工具、牲畜个体家庭所有 
③生产力的提高→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集体劳动 
④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使用→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1-09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