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把握辩证分合 >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1538954

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全新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我们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在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通。在广阔的国土上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世界性难题。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既要有“走钢丝”的优患意识,也要有“登高峰”的必胜信心。发达国家几百年里逐步实现的工业化、城镇化,在我国正加快推进;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资源环境矛盾,在我国也集中显现。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汲取一些失败的教训,发挥新兴国家的后发优势,可以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触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


(1)“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2)为什么要运用上述方法?
19-20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征程,此次任务主要目的是: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以及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2022年9月1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出舱活动,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五次出舱任务,也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出舱任务。这次出舱活动,陈冬、刘洋在小机械臂的支持下,完成了问天实验舱扩展泵组安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作业,还开展了舱外自主转移应急返回能力验证。

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的全部既定任务,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此次出舱活动,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进一步检验了航天员与小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航天员蔡旭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四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翱翔在太空。

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2022年11月3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开展工作,中国空间站“T”字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

2022年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会师”太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实现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首次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出舱活动蕴含的“把握辩证分合”知识。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阐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出舱活动对我国空间站建成的作用。
2023-06-27更新 | 1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1)名医扁鹊对兄弟三人医术的评价,运用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2)有人认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请运用辩证思维的有关知识分析此观点。
2020-11-08更新 | 2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了衙门。判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说了一遍。判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未打人。”


请评析债主和欠债人的观点。
2020-12-04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