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及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1634959
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下表反映了1996年2018年我国不同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化情况,由此可以推断出(   
1996-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19
总体0.130.070.030.040.01
第一产业-0.27-0.12-0.78-0.98-1.02
第二产业0.150.040.370.23-0.15
第三产业0.550.310.250.370.55

①当前要保持较高的就业弹性,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②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使就业弹性降低
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必然会导致就业弹性系数变小
④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攀升,导致总体就业弹性降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但是挑战犹存。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必须采取富有针对性的举措。下列应对措施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消费、投资→需求牵引供给→优化供给
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经济高速增长→扭转预期
③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共同富裕→提振需求
④注重需求侧管理→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激发内需潜力→稳中求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14更新 | 38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当前,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会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会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需要企业(     
①鼓励产学研创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②加强科技攻关,推进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
③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④深化需求侧改革,增强需求对供给的适应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4更新 | 4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体系“从残缺到完备”、结构“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跨越。这(       
A.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完善B.表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门类齐全
C.启示我国将发展制造业作为工作中心D.意味着我国已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0-09-22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