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16509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战略布局。当前工业互联网已渗透应用到我国工程机械、钢铁、石化、采矿、能源等30余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创新活跃。北京、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结合本地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汽车消费热点也渐趋成热。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市交通拥堵等现象。去年冬季雾霾严重期间,成都市实行“单双号限行”,但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今年成都市又计划实施城区停车收费,一时间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请你站在支持政府一系列做法的角度,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限行和停车收费的积极作用。
2020-05-10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未来要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各地特色、基础、资源的情况,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提高效率。此次会议从加大推进力度和更加明确重点两方面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求。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乡村振兴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为建设农业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4-17更新 | 36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12-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

材料二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但我国能源发展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2020年底,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净零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消费,因此,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关键是实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将单位GDP能耗强度的下降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把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能源革命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2021-04-20更新 | 5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