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7 题号:11690972
面对突然袭来的凶险疫情,人类利用新技术,通过科学实验逐步对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的方式有了清楚的了解。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新冠病毒是人类无法认知的
③人类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④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约意识,某高中发起了“家庭垃圾,变废为宝”活动。学生们开动脑筋,动手实践,将家中的纸箱变成简易“垃圾箱”,将瓶瓶罐罐通过合适剪裁、装饰变成美丽花盆。变废为宝的事实佐证了(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物的属性及主体的需要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主体关系的基础上
③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创意成功的源泉
④观念创新实现了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6更新 | 3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70年辉煌,新中国带给我们无限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回答下列小题。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总规模约1.5万人次,59个方(梯)队、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万台(套)。为了能更好地直播盛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使用5GVR直播技术,给观众带来了360°沉浸式体验,使视觉效果更加身临其境,令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撼。大阅兵VR直播
①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②文化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创新
③表明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④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总设计师黄旭华多次与参试人员起开展了风险极高的极限深潜试验,通过一米一米地下潜,取得了丰富可靠的试验数据,最终黄旭华和他的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上述材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认识工具的进步对认识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②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追求真理是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0-03-30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哲学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望梅止渴——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③先入为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2-08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