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1815373

晋平公同著名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笑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不高兴地说:“你身为臣子,可取笑君主吗?”师旷连忙说:“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之日一般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便像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比起摸黑瞎闯,哪一种更好呢?”晋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师旷对晋平公的劝解是如何体现类比推理的?
19-20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外交天团”的霸气与底气

新中国建立之初,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外交人员将中国的外交事业发展起来,其外交故事和独特魅力至今仍广为传颂。如今,中国“外交天团”同样以霸气发言疯狂圈粉。

2023年12月9日,因美国的一票否决,联合国安理会未能通过阿联酋提交的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施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对此,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发言表示,一边纵容战事延续,一边声称关心加沙民众的生命安全和人道需求,这是自相矛盾的。一边纵容战事延续,一边主张防止冲突外溢,这是自欺欺人的。一边纵容战事延续,一边把保护妇女儿童、保护人权挂在嘴边,这也是极其虚伪的。

2024年3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有记者提问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日前表示,如今的汽车如同“装了轮子的苹果手机”,可以搜集大量信息,“假如美国输送回美国路上有300万辆中国汽车,北京能让它们同时熄火”。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毛宁对此表示,按这个逻辑,中国是不是更应该担心华盛顿能让中国用户的上亿部苹果手机把信息输送回美国,甚至同时黑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2024年3月7日举行记者会,针对美国打压中国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王毅表示,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

中国外交天团的霸气回击,妙语连珠、掷地有声,有理有据、有利有节,向全世界彰显着中国人的底气!

(1)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外交天团是如何妙用逻辑推理驳斥美国错误做法以宣示中国立场的。
①张军的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毛宁的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示例:王毅的发言运用了四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肯定了前件,结论可以肯定其后件。王毅结合美国打压中国的各种手段肯定了这四个判断的前件,得出美国没有大国信誉、缺少大国自信、罔顾国际公理、排斥公平竞争的结论,表达了中国寻求自身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决心。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外交天团何以能底气十足。
2024-05-24更新 | 2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是指北端为北京鼓楼、钟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千米,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历史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为体验中轴线的可及之美,某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研学线路,其中“中轴线古树之旅”考察了分布在故宫、景山等10处区域的古树名木,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感受历史,获得了全校好评。

一位学生也希望设计一条“好评”线路,于是对照“中轴线古树之旅”规划了一条“中轴线骑行之旅”,从永定门出发,骑车一路向北,途经正阳门、故宫、景山、万宁桥、钟楼。指导老师建议,应将交通的便捷性和沿途的安全风险考虑在内,才能有效提升体验感。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识别材料中学生所运用的推理类型,并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该推理类型的思维功能。
2023-08-28更新 | 2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西方国家长期垄断了对现代化解释的权力,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西方化”,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比如拉美国家现代化运动已经持续一个多世纪,至今仍深陷“拉美陷阱”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理论话语权的长期垄断地位,为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了新选择,为人类探索更加美好的未来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具有鲜明的中国价值,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正如埃及某学者所说,“此前很多国家认为西方发展模式是‘唯一选项’,现在单选题变成了多选题,这些国家因此更加关注中国的成功。”

(1)据此有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摒弃西方现代化道路,转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取得成功。结合材料,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相关知识,请你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科学论断是在深刻洞察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在总结我们党的现代化实践经验和继承现代化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都意味着文明进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和成功实践,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合乎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的全新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已经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宴言,打破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2)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分析做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论断的科学性。

材料三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西方学者指出,西方经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国家,英、法、美、荷兰等国经过殖民侵略,发展壮大起来;而壮大起来又是它进一步掠夺其他国家的基础。由此可见,所有经历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国家都必然会呈现这一趋势。中国作为主权国家之一,也不会逃离这一发展模式。

(3)某班同学对西方学者的观点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观点不正确。但对推理的错误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西方学者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有的认为其犯了“机械类比”的错误。结合材料,综合运用《逻辑与思维》有关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知识,你认为西方学者的推理犯了什么错误?并说明理由。
2023-12-23更新 | 2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