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1987976

材料一:2020年10月15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公布了4-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及相关数据。


注:采购经理指数(PM1)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约益界值.制造业P.M1高于50%反映材料造业经济扩张;制造业PMI低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涉及新订单、生产、就业、新出口订单、进口等方面。

材料二: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外部环境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简单地依赖国际大循环已经不足以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建立正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专家指出: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实施对于解决多年存在的弊端将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能有效推动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条块分割、物流不畅、城乡发展失衡等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国在数控机床、芯片、传感器等高端技术领域仍然有明显的短板。从全球供应链来看,相对处于低病的制造和原材料生产最容易受制于人。着重于“国内大循环”,离不开高端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引领。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意见》立足发展实际和未来需求,聚焦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强调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强化助企纾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在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市场稳定、经济安全的能力,有序扩大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吸引力。

《意见》明确了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原则:一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二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三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四是系统协同,稳妥推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积极作用。
2022-05-13更新 | 479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材料二   2021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在海口举办。本届消博会上,参展的外国企业648家,参展品牌1365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厦门、大连2个计划单列市单独组团,分别组织本地消费精品和老字号参展,涉及国内企业857家,参展品牌1263个。本届消博会云集世界各国精品尖货,其中不乏众多行业全球首发新品。其中,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得到了充分展示,线上线下联动,一些有影响力的主播在消博会现场设立直播间,进行直播带货。


(1)简要概括图1和图2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消博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
2021-08-08更新 | 2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2020年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格局,首先要牢牢把握国内大循环这个“主体”,换句话说,以我为主,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1亿多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有必要也有条件好好“向内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依据。
2023-11-22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