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120161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国际环境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儒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成为影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几种不可小视的社会思潮。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故意放大和宣传蛊惑中国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挫伤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动摇人民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同时,西方国家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西方国家有些人刻意矮化、曲解、抹黑“中国梦”,竭尽挑拨离间、混淆视听之能事,极力“抹黑中国”“唱衰中国”。


运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材料中的问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照“十三五”规划,2020年要实现内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缺失的问题逐渐凸显。一些城市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贪大求洋,遗产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受重视,致使城市历史景观消亡,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无个性的城市空间。
材料二       目前,我国在勾勒城市发展蓝图、编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不仅要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城市记忆,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他国经验,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让人们既能触摸历史记忆,又能畅想美好未来,将城市真正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人文之城”。
(1)结合材料一,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对城市建设中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和贪大求洋的行为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探究如何将城市真正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人文名城”。
2017-05-03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一: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从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创办至今,中国孔子学院建设已走过10年历程,先后在全球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中外双方真诚合作的结晶,是中外人文交流史上的一大创举。孔子学院开办到哪里,就把沟通、了解、和谐、友爱的种子播撒到哪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汉语和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国,又把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引入中华大地,书写着中外人文交流的绚丽篇章。
(1)从“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角度,说明建立孔子学院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材料二:2014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总结了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意义,希望认真总结经验,发挥民间往来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和平。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016-12-12更新 | 241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创造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时代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开放大发展大繁荣。


我们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9-02-19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